李節說到這里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另外宋朝雖然不禁止土地兼并,但國內的大環境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有方臘之類的事件發生,但并沒有因此動搖大宋的統治,所以土地兼并對大宋的影響并不像其它朝代那么嚴重,這點元朝就是個反例,元末動亂的根源就是土地兼并,導致絕大部分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反對力量!”
“這種說法倒是挺新鮮,不過仔細一想,又似乎確實如此!”老朱聽完后也點了點頭道。
老朱經歷過元末的動亂,特別是早年游歷四方,所過之處的確到處都是流民,明明有大片的土地,卻全都屬于那些大地主所有,甚至他爹娘去世了,他都沒有一塊可以安葬父母的地方,由此可見當時土地兼并的嚴重。
“等一下,我有一個問題,宋朝為什么會那么有錢?”朱標這時忽然插嘴道,本來他只是想看看李節要如何說服父親,可是沒想到聽著聽著,他也聽入迷了,這時也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腦后,開始參與到這場討論之中。
“宋朝之所以有錢,除了鹽鐵專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放開了工商業方面的限制,使得宋朝的工商業極為發達,如此一來,失地的農民也就可以進入到工商業之中,再不濟也能混口飯吃,哪怕成為流民,也會被官府收編為廂軍,而只要有口飯吃,一般的百姓是不會想到造反的,自然也不會對朝廷產生威脅。”李節再次解釋道。
“僅僅放開工商業就能讓宋朝如此富足?”老朱皺著眉頭問道。
老朱是貧農出身,對于商業帶著一種天然的抵觸,對商人更加鄙夷,所以才會制定那么多針對商人的律法,甚至規定商人連絲綢都不能穿,因為他覺得商人不事生產,只知買東賣西,騙了上家騙下家,完全就是一群蛀蟲。
“當然不能,工商業放開后,還需要對他們朝廷征稅,只有將稅征上來,國家才能有錢,而這一點宋朝就做的相當不錯,所以他們的財力才會那么雄厚!”李節再次解釋道。
“那為何宋朝最后還是滅亡了?”老朱這時問出一個關鍵的問道,既然宋朝這么有錢,而且幾乎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可最后依然難逃滅亡的命運,如果李節回答不出這個問題,那他之前講的那些根本沒什么用處。
“宋朝之所以滅亡,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還是他們對軍事方面的壓制,或者說對軍事抑制的太過,導致將領和士卒的地位都十分低下,士氣也十分低落,哪怕他們的裝備極為精良,但軍無戰心之下,自然也不是金、遼,甚至是西夏人的對手!”
李節說到這里頓了一下這才接著又道:“當然上面只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宋朝本身還有其它的許多問題,但在這些問題中,土地兼并引發的問題,并不是他們滅國的主要原因,所以臣以為可以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
“你的意思是說,放開工商業的限制,就可以減緩土地兼并帶來的問題?”老朱沉思了片刻這才再次道。
“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其實我大明也有一個現成的例子,那就是海禁逐漸放開之后,沿海各地的工商業也興盛起來,相比農業,工商業來錢更快,而且也不像農業那么勞累,所以最近幾年沿海地區有州府上報,說當地百姓寧夏做工也不愿回鄉耕種,地價更是一直往下跌,根本沒有人愿意去買,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土地兼并了。”李節再次舉了個例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