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節聞言也扭頭看向魯主事,隨即也是和藹的一笑道:“士奇是我的救命恩人,日后就有勞魯主事多加照顧了!”
“駙馬太客氣了,楊主事博學多才,聰慧過人,在下也向他學習了不少東西!”魯主事也急忙謙虛的道,當然他說的也是實話,楊士奇的確很有才華,只是初來工部,對官場上的事不太熟悉,需要他多加提點。
李節自然懂得花花轎子人人抬的道理,于是就與魯主事又客氣了幾句,隨后就讓楊士奇帶自己參觀一下工程的進度,魯主事也十分知趣的退了下去。
“駙馬請看,只要劃定了路線,鐵路的修建進度還是很快的,畢竟各種材料供應充足,陛下也十分支持……”楊士奇邊走邊向李節介紹著眼前的整個工程。
其實鐵路的修建只要保證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修建的進度還是很快的,但關鍵是路線的選擇,在遇到一些復雜的地形時,還要考慮到地基的沉降等問道,所以前期的路線規劃就顯得十分重要。
整個鐵路雖然是由郭正林和解縉負責主持的,但前期的規劃也是由李節來完成的,比如鐵路實行雙軌制,因為北京與太津之間的交流極為頻繁,單軌的鐵路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另外現在雖然只修了北京到太津的鐵路,但這條鐵路還要留擴展的空間,畢竟日后鐵路會修到全國各地去,所以這條鐵路也需要與其它鐵路接軌,而這些也都需要提前做好規劃,而這些都是李節前期需要考慮的。
所以在李節眼中,這條修建中的鐵路即熟悉又陌生,他知道這條鐵路在大方向上的規劃,但是在一些細節的完成上,卻凝聚著許多人的心血與汗水。
“太津那邊的工程進度怎么樣,能不能保證成功合攏?”李節聽完楊士奇的介紹后,考慮了片刻再次問道。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鐵路是從北京與太津兩邊同時修建的,到時會在中間合攏,這樣可以節省一半的工期。
“我們與太津那邊也經常溝通,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他們那邊的進展也很快,以現在的速度估計,最遲一個月左右,我們雙方就能合攏了。”楊士奇再次回答道。
“速度快是好事,但質量也一定要嚴加把關,畢竟日后鐵路上要行駛數十萬斤,甚至上百萬斤的鐵家伙,如果質量不行可是要死人的!”李節這時也臉色嚴肅的警告道,后世火車只要出現事故,一般都不會是小事故。
“駙馬放心,我們這些官員在來之前,都去書院見過蒸汽機,也知道鐵路是用來干什么的,所以絕不敢大意。”楊士奇也面色嚴肅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