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林多義很克制,沒有再一開口,就說自己要做個上市的教育集團。
策劃很精簡。
主要意思,是把
門面稍微弄一下,然后先小小裝修一套房子當教室。
等到以后發展好了,再慢慢一套一套地裝修。
林多義原本念的就是師范。
男生念師范比較有優勢。
只不過,他在差不多的學校拿差不多的成績。
最后沒能考到教師證,去不了正規的學校做有編制的老師。
只能去去培訓機構一類的,或者去專業不對口的地方上班。
林多義不喜歡按部就班的人生,在培訓機構待了幾個月,就沒幾天是認真上班的。
也正因著這份不務正業的吊兒郎當,讓林多義對培訓機構的架構和運營,反而格外的熟悉。
策劃案寫起來,還有模有樣,挺像那么回事的。
向來看不慣兒子好高騖遠的阿華,就這么被兒子難得可行了一回的策劃書給打動了。
兒子好吃懶做敗家是一回事,認認真真想著要創業,又是另外一回事。
打動歸打動,阿華心里還是沒有底。
好在兒子這回也沒說自己要單打獨斗。
阿華被打動之后,就非常正式地邀請潮長長過來大排檔商議。
最角落,最私密的一張桌子。
潮長長是直到這個時候,這才翻開那份策劃案的。
內容倒是確實讓他對林多義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覺。
和大多數初次創業的人一樣,林多義首先要求控股。
但他要的非常克制,只要51%。
他提供場地,他負責跑所有的手續。
潮長長拿49%,不再去學生家里上課,改成讓學生過來。
這樣一來,就能節省很多浪費在路上的時間,可以多接很多學生。
除了股東構成,林多義還寫了一系列的推廣計劃。
介于作為目前學生主要來源的YC國際是寄宿制的,不是周末的時間學生出不來。
如果有學生能介紹非寄宿制的學生,周一到周四的晚上來,就可以得到一張講稿的潤色卡,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送人。
林多義甚至考慮到了潮長長家現在的狀況,讓潮長長找個信得過的人,代持他的股份。
潮長長并沒有同意這樣的安排。
林多義好像一早就想到了這樣的情況:“雖然,給學生輔導的人是你,但所有的其他工作,包括辦公場地,都是我提供的,我覺得我控股,也不算是坑你。”
潮長長搖了搖頭,第一次帶點認真地看著林多義,他并不覺得一下被分去了大頭有什么不能接受的,相反他覺得林多義要少了。
“你別光搖頭啊,這真的是我的底線了。”林多義也有屬于他的底線。
這么細節的事情,阿華也不太懂,起身說去后廚給兩人做好吃的。
把前廳留給了潮長長和林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