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代表不了。
去年,全國有超過15000名達到校考線的學生,報考了清華美院。
最后錄取了兩百多人,錄取率低到只有1.3%。
潮長長的省考排名不理想,沒有舉行校考的那些國內頂級的美術學院,在省考成績出來的那一秒,就和他提前說拜拜了。
就剩一個清華美院,還是這么低的錄取率,風險簡直比正常高考還要大了好多倍。
葛功明拿YC的好幾套模擬卷給潮長長做過。
就算還有一些不同教學體系之間的不適應。
就算潮長長還沒有回學校聽課。
但是他的成績,和YC的績優生,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
潮長長的學習能力,葛功明比誰都清楚。
本來就是學霸,又多了新科狀元筆記的加持,潮長長的應試成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潮長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基礎都足夠好,不同教育體系之間的差別,在足夠全面的知識點覆蓋之下,轉變起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
再加上潮長長對這幾科感興趣,云朝朝給的那些資料,幾乎都做完了。
對題型也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
他和績優生的差距,反倒是體現在了英語和語文上。
潮長長的英語足夠好,但考試的體型和他原來的知識體系有些沖突,就好像中國人去考漢語等級似的,總有哪里別別扭扭的。
潮長長的英文早就已經達到了母語水平。
葛功明把英語認定為潮長長的拉分項,對他的要求是滿分,最差也是接近滿分。
實際做出來的卷面成績,卻只有一百三十多。
潮長長在做葛功明拿給他的英語卷子之前,就沒有看過和英語相關的內容,云朝朝的英文筆記,基本都是在拆解單詞。
不過這是因為潮長長題刷得少。
題型上的一些不適應,多做幾套卷子,就能解決。
這個葛功明不擔心。
唯一算是有問題的,就是語文了。
命題作文不是潮長長的強項,再加上沒有系統學過古文,所以會有很多知識的盲點。
這些盲點,不是看一本兩本筆記能夠解決的。
需要重點關照。
“你之前不是也支持我考清華美院的嗎?”潮長長記得葛功明還特地為此跑了一趟倉庫。
“此一時彼一時。之前你家里情況不明朗,我又無法判斷你從A-Level轉高考的水平,就希望你通過藝考拿到獎學金,現在的話,你哪里還用得著在一棵樹上吊死?”
“怎么就吊死了呢?我這不是國外的學校也在申請著呢嗎?”潮長長提出異議。
“那現在不都結果還沒有出來嗎?就你現在這情況,你才剛剛過清華美院的報名線,你直接去考清華,都比你去考清華美院的成功率要大!”葛功明迫切地希望潮長長可以回學校參加一下全市的模擬考。
模擬考雖然不是高考,卻絕對可以推測出一個考生的大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