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材料的價格+人工成本+能源損耗一類的生產成本≥出口價格,視為不存在傾銷關系。
購買材料的價格+人工成本+能源損耗一類的生產成本<出口價格,視為傾銷關系存在。
隨機抽查所有的訂單。
偶然有那么幾單虧本賺吆喝的買賣要是被查出來,就會被算做是原罪了。
反傾銷的稅率需要在初裁結果出來之后,根據實地核查,給出最終的結果。
能不能在實地核查過后,拿到零關稅的最終結果,需要關注的細節有很多。
一旦現場調查出現一些和問卷數據有出入的細節,就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而且,云姚織帶想要的,是未來二十年都沒有干擾的【零關稅】。
稅率在2%以下,就是零關稅,但只有把稅率達到1%以下,才不需要是不是地接受美國商務部基于各種理由的【復查】。
想要達到稅率在1%以下的結果,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的。
強大的律師團隊,當然是會幫忙準備應實地核查的文件。
但那么大的公司,那么多的人,想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問題,絕對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工作量。
這樣的核查,二十年經歷一次,還算是可以接受,但要是有那么幾個細節沒做好,給了零稅率又不給到1%以內,就也是有夠讓人糟心的。
如果連零稅率都保不住,那就更慘了,就和這么長時間的努力都白費了差不多。
看應訴資料的出來的初裁結果是一回事,實地調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云姚織帶只有百十號人,那還很好培訓。
兩千多員工,其中大部分還是工廠的工人,就很難確保每個環節不出問題。
倒不是說想要掩蓋點什么,主要是很有可能不知道人家在調查什么。
往日里也沒人找過廠里的工人做調查,一上來,就是美國商務部的調查,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這種事情,其實是熟能生巧的,最怕就是第一次。
尤其是這陣勢。
光【核查大綱】都有幾十頁。
最終審核出來的結果,怎么都得有好幾百頁。
事無巨細,隨機調查全公司兩千多名員工,怎么都需要仔細安排下去。
工廠挑工人,看的是技術,有很多崗位,甚至都不需要接受過義務教育的。
只要技術過硬,大字都不識一個,也不見得會有問題。
光反傾銷應訴就夠麻煩了,云姚織帶還有同時應對反補貼訴訟,云之磊一個人就很難忙得過來。
“我打電話問問云老怎么回事。”云朝朝對云姚織帶,當然是有信心的。
云姚織帶向來都是以質量取勝的,并沒有做過虧本賺吆喝,或者虧本清庫存這樣的生意。
這一點,云朝朝很清楚。
她不清楚的是,云之磊為什么瞞下來實地核查的事情。
“云老,美國商務部下周要過來實地核查?”云朝朝原本就是直接的性格,和自家老爸說話,自然更不需要有什么迂回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