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特工隊】
【認捐組馳援溫州】
【物流組馳援溫州】
看著自己新下載的微信,忽然多出這么多個群,斯念有些茫然:“師姐,這些都是什么啊。”
“就是【馳援溫州行動】啊,我給你看看我的。”
鎖伊人給斯念截了一張圖,都是微信群。
除了斯念被拉進去的那幾個,還有【防護服特工隊】、【消毒水與酒精特工隊】、【紅外體溫槍特工隊】、【采購組馳援溫州】、【宣傳組馳援溫州】、【貨源組馳援溫州】、【鑒定組馳援溫州】。
還有一些前面有標注【未完成】和【已完成】的,分門別類的,一個一個進行中和已完結的項目。
“認捐組現在有很多海外溫州人認捐,本地的企業和個人也有很多認捐的。你要有貨源,你盡管發回來,采購組可以按照市場指導價采購。”
“師姐,我本來就是要捐贈的,哪有什么指導價?”斯念不想一而再地被鎖伊人誤會。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除了你準備捐的那些口罩,如果還有防護服和額溫槍什么的貨源,你也盡管找來就是。湊成一架包機,剛好就可以運回來。”鎖伊人解釋了一下。
斯念看到鎖伊人給他發的這張截圖,久久地不能平靜。
因為太久沒有上各種國內的社交軟件,所以有些消息,斯念還比較滯后。
加入【馳援溫州】的幾個群組之后,斯念就看到了很多的新聞。
春節的這段時間,全國的抗議資源都非常緊缺,為了不給國內的疫情添亂,在市政府的倡議下,全世界溫州人發起自救。
【馳援溫州】就是在這樣的號召下,自發形成的。
接受捐贈、提供物流綠色通道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開啟全球采購。
最開始,是極具特色的“人肉帶貨”。
最夸張的一個人,在航空公司抗疫物資托運限額的前提下,達成了“史上最長托運單”成就。
一個人從米蘭,人肉回來103件行李。
包括當地僑胞捐贈的10萬個口罩和2000多件防護服。
斯念看完這個新聞的第一反應:“師姐,要不我也買張機票,人肉回去吧,300件而已,我肯定也沒有問題的。”
斯念覺得自己可以把103件的記錄,再提升三倍。
“不行,現在不能這么人肉了。要是還有大的旅行團,一人帶一幾箱回來還行,不然還是要走綠色通道。數量一多,萬一遇上倒買倒賣的,也是說不清,就得全程都有監督。”
【馳援溫州】雖然是臨時發起的民間組織,但迅速做到了正規化。
鎖伊人告訴斯念:“個人不能使用捐贈的綠色通道,你要捐的那批口罩,可以以你們分廠或者海外同鄉會的名義捐贈。捐贈發起方需要有一個章,捐贈接收方,也必須是有受贈資格的,兩邊都需要蓋章。”
“綠色通道是最快的?”比起是不是綠色通道,斯念更關注捐贈的時效性。
“會比除了人肉之外,任何自己聯系的物流都要更快一些抵達捐贈目的地。派去意大利的包機,從起飛,到物資運到指定受捐的的醫院,總共也就不到24小時的時間。”鎖伊人介紹了一下,之前的物流經驗。
“所以,人肉是最快的方式?”斯念抓了個重點。
包機固然是好,但他不知道多少物資,能湊夠一架貨運包機。
等東西確定好,再確認航線,然后再運送回去,這里面,仍然是需要很多的時間。
“是這樣沒錯,不過現在緊缺到論天來算的,只有指定醫院的醫用防護服。口罩你可以等等包機。”鎖伊人不建議斯念一個人帶這么多東西回來。
“防護服刻不容緩是嗎?”斯念又抓了一個重點。
“嗯,我給你打電話,也就是為了這個,原本只是試試看,你既然能找到口罩的貨源,那防護服,是不是也能有點渠道?錢不是問題,認捐組那邊還有很多等著的,主要是現在世界各地都不怎么買得到防護服了。”
斯念沒有和鎖伊人說,他的口罩是直接買人家工廠得來的,怕被鎖伊人說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