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鸞站到臺上說道:“之前就和大家說過,咱們今年要辦個春節聯歡晚會。可這段時間呢,我也不在家里,加上大家也都在干活,應該也沒人管這事。今天領了錢,大伙兒就放假了。接下來就都是空著的時候了,大家有會唱歌的、會跳舞的、會說相聲的啥都行,現在就可以到我這邊報名。”
臺下立馬就有人叫起來了:“這個戲啥時候正式唱啊?”
秦曉鸞立即叫道:“除夕晚上。”
按照后世的經驗,秦曉鸞本來以為開通官方“我要上春晚”欄目,會引起熱烈的反應。沒想到她這么一說之后,臺下的氣氛馬上就冷場了。
正在尷尬之中時,臺下的議論聲傳了上來。
“我好想參加,可為什么是除夕啊?”
“就是就是,除夕還得守歲呢,我怕我爹娘不讓出門。”
“如果換個時間就好了。”
……
秦曉鸞聽了一陣之后,終于明白了。
這個年代和后世不同,大家還都遵從著“守歲”的風俗。
所謂守歲,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吃完團圓飯之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吃酒,直到第二天清晨。這一晚上,大家都不出門的。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秦曉鸞想了一會笑著說道:“大家覺得守歲最重要的是什么啊?”
臺下眾人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風俗嘛,就是一代傳給一代,代代相傳下來并共同遵守的規范。
可到底為什么要這樣做,很少有人能說清楚。反正就是大家都這么做,自己也跟著這么做就好了。
見沒人回答,秦曉鸞這才說道:“其實守歲,最重要的是體現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并為來年祈福,大家覺得是這樣嗎?”
臺下眾人都覺得這話很有道理,紛紛點頭稱是。
秦曉鸞笑著說道:“為什么要把春晚定在除夕呢?我是這么想的。咱們在秦家班,不管是營造隊、采石場,還是服裝廠,大家都是一家人。再說大一點,大家的家人和咱們一樣,也都是一家人。到時候可以把家人一起叫來,咱們這一大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個大團圓飯,然后聚在一起有歌有舞的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然后再回到家里守歲,豈不是更好?”
其實,秦曉鸞也考慮過把春晚改在大年二十九或者大年初一進行,之所以最后還是定在大年三十,是有那么一點點小小的私心的。
這是爹爹去世后的第一個春節。平時或許還好一點,到了大年三十,娘親肯定會傷心難過。
想想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就娘這么一個親人。先是丈夫去世,接著是自己被抓去坐牢,一直都處于擔心之中。每想到這里,秦曉鸞心里都無比難過。現在能夠讓娘少難過點,就盡可能的做吧。
臺下的觀眾聽到秦曉鸞的話之后,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說實話,本來每年從下午到第二天凌晨,一整個晚上坐在那里,也真的挺枯燥乏味的。
之前心里有所顧忌,把家人丟在家里自己一個人跑來,確實不太好。
可如果全家人一起來的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何況,在這里吃了喝了看完節目之后,也不妨礙回家守歲,何樂而不為?
秦家班隊伍中,有幾個和黃鐵柱家的情況一樣。男的在營造隊,女的在服裝廠。
這些人率先就叫了起來,表示肯定來。不會表演節目,來當當觀眾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