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鸞急忙迎了上去:“段大哥來了?”
可以說,這次于家新府能夠完工,段飛功不可沒。
如果不是他帶著磚窯的兄弟們加班加點,及時供應上所需的青磚,于府也根本不可能這么快完工。
段飛苦笑道:“別提了,還幸虧今兒個來了。我那兔崽子現在就跟個紅了眼的兔子一般,再來遲了恐怕都得上來咬他老子兩口。”
眾人這才記起來,段飛并不是落鳳鎮的人,家里距這邊還有好幾十里路呢。
過完小年領了工錢放假之后,段飛就帶著兒子回了老家。
可那小子在這邊和磚窯的工人們天天在一起干活一起玩耍習慣了,回到家里天天嚷著不好玩,要回磚窯上。
段飛好說歹說,終于說好了在家過了除夕,正月初一燒了清香就過來。
這小子沒辦法,于是天天和一起長大的小伙伴玩,段飛也懶得管他。
可是,段家小子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在小伙伴們面前,那就是四個字:財大氣粗。
作為磚窯負責人的段飛,今年收到的獎金和分紅可不是個小數字。
心里一高興,也就沒有沒收兒子的工錢。反正他自己賺的,給他自己用得了。
對于十四五歲來說,這可是一筆巨款。段家小子立即享受到了衣錦還鄉的快感。
不就想吃糖嗎?值幾個錢啊?買買買!
不就想放炮仗嗎?值幾個錢啊?買買買!
不就想吃幾個肉包子嗎?值幾個錢啊?買買買!
大家都是一個村里的,段飛父子在外面發了大財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每天家里走馬燈似的來人。
都同一個意思:鄉里鄉親,沾親帶故的,帶咱們也出去賺點錢吧。
好不容易應付下來,這大年初一自己帶兒子過來,還沒走出村口,就有一群半大小子跟了上來。
為啥?自家這小子不斷吹噓于家新宅多豪華,落鳳鎮這邊磚窯多好,那些小子早就按捺不住。
于是紛紛求段家小子帶著過來看看。
這段家小子現在正處于無比膨脹期,于是答應了正月初一過來時,帶他們到落鳳鎮玩。
段飛一看這哪行啊,這么大一群半大小子,萬一出什么事怎么辦?于是去找各家的大人。
結果沒想到的是這些家大人都是一副“我們管不了,愛咋咋”的模樣。
原來,這些家的大人也都留了個心眼。雖說段家父子發了財,但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兒子先跟著去看看,心里更踏實。
于是乎,段飛就像個孩子王一樣,帶著這群孩子到了落鳳鎮。
一到落鳳鎮,就遇到了鎮上幾個在磚窯做事,平時和段飛玩得好的幾個年輕工人。
段家小子急忙帶了自己的一群“兵”湊過去,結果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