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奇正得知秦曉鸞入獄之后,知道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救出秦曉鸞的。
于是在接于滄海回鄉的路上,提出了這個要求。
于滄海答應了于奇正的要求,但是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那就是于奇正以后不得和秦曉鸞來往。
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是因為于滄海正在做夢讓于奇正去招上駙馬,然后可以攀龍附鳳。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于奇正去參加了秦家班春晚,于家人那么生氣的原因。
那么,在太子面前說秦家班好話的人,會不會也是于滄海呢?
最初楊不羨也有過這種想法,不過很快就推翻了。
理由也不難。首先,于滄海沒有任何必要關照秦曉鸞。不僅不會關照,相反還希望秦曉鸞離于奇正越遠越好。其次,即使于滄海有心幫秦曉鸞,他又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技術官員。太子不可能僅憑他的三言兩語,就專門提出要秦曉鸞去荊州城。
這時就又得到了一個消息:刁勝年前年后一直在往荊州城跑,去找他的表舅胡沐風,目的就是接下荊州城的項目。
至此,楊不羨覺得自己把一切都給想通了。
通過胡沐風的關系,刁勝接到荊州城項目的可能非常大。
但是這中間有個很大的難處,就是刁勝在技術方面,是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的。
于是叔侄兩一合計,有個最合適的人選,那就是秦曉鸞。
當初于府新宅招投標時,胡沐風就曾經參與過。現在從刁勝口中得知秦家班已經按期保質的完成了于府的建造。作為專業人員,他很容易判斷出這中間的技術含量。
假如把秦家班弄到手里,那么刁勝接下并完成荊州城營造的把握性就大了很多。
于是胡沐風就在太子面前提到了秦家班。
胡沐風作為專業技術官員,又是現在太子親自組建的專家組組長,他的話自然是十分有份量的。
于是才有了太子親自派人請秦曉鸞的事情。
楊不羨的這番推論看上去合情合理天衣無縫,蘇逍和黃鐵柱聽得頻頻點頭不已。
秦曉鸞冷不丁問道:“他們為什么要這么麻煩?若是如此,刁勝直接來找我們談分包給我們做不就得了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楊不羨答道:“我也專門分析過,理由有三。”
說完之后繼續分析起來。
第一,刁勝之前陷害過秦曉鸞。無論秦曉鸞是否之情,始終會有點做賊心虛。
第二,如果只是刁勝和秦家班談分包的話,那么秦家班只需要做自己負責的那一截城墻,其他的城墻刁勝就沒辦法了。
第三,這一點才是最主要的。像荊州城這種高規格標準的項目,誰也無法保證其間會不會出問題。如果秦家班是分包的身份,那么怎么來說主要責任人都是刁勝。把秦曉鸞直接推到太子面前,到時候出了什么問題,就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秦曉鸞身上,替他們背鍋。
所以楊不羨的推論是:刁勝和胡沐風打的主意就是讓秦曉鸞提出設計方案和相關技術解決方案。到了真正營造的時候,由于秦家班自身人員等方面的不足,肯定吃不下這么大的項目。到時候胡沐風再出面,從秦家班手里轉包到大量的活。這么一來,錢是他們賺了,風險就都是秦家班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