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行至永安門,降輅,由謁者引使者進入。
受封冊并不置于冊案,而是隨著使者帶進去。
接著,掌次者跟著使者后面魚貫而入。
到了這里,李經也就不再跟著走了,而是面色蒼白地轉身離去。
武才人身著花釵翟衣,早已迎候在此。
司言引領她走到受冊的位置上,身邊侍從兩側垂手躬身林立。
謁者引著冊使走過來,到冊封位上。
持節的人立于使者之北,略作后退。
持冊案者立于使副西南,俱東面。
持節者脫下節衣。
持冊案者把案拿到使者副手面前。
使者副手取出冊,放在案上。
持案者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使者副手將冊進授使者,然后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內給事走到使者前,武才人西面受冊之后,進立于肅章門外,跪下來置冊于案,俛伏,興,退。
司言詣閤,跪取冊,興,進立于受冊者之北,南面,稱:“有制。”
武才人再次跪拜行禮。
使者宣冊完畢之后,武才人再拜。
接著,在兩側宮女攙扶引導下,武才人走上前,從使者手中接過封冊,躬身倒退。
初冊入閤。
少頃,謁者引使者出去永安門外次,更衣,乘馬各自回去。
鹵簿幡節俱還本司。
自此,武曉鸞正式成為大儀朝皇帝陛下的才人。
太子府中,李經一杯一杯地喝著酒。
京城外的官道上,于奇正一鞭一鞭地催著馬奔向遠方。
迎面一匹快馬飛速的跑來,馬上的騎士背后的雕羽不斷晃動,口中大叫著:“十萬火急!”
官道上所有人紛紛向兩側閃避讓路。大家都知道這是等級最高的傳令,只有邊關有十分緊急之事才會如此。
人們一邊讓路一邊小聲議論紛紛,邊關又出什么事了嗎?
當然,也有個例外,那就是于奇正。
他拉著馬讓開了傳令兵之后,又重新上了路。這些什么緊急軍情,和他有半文錢的關系嗎?
傳令兵一路接力,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傳進京城內。因為這則信息實在是太重要了,每傳遲一刻,就會有一個在邊關的戰友倒在血泊中。
“什么?!飛鷹鐵甲被包圍了?”收到消息的李世明震驚了。
前段時間,休屠王派使者前來請降,并表示愿將公主嫁給飛鷹鐵甲主帥,以示修好之意。
朝廷當即派徐高材前往休屠迎娶公主,并將繳獲的祭天金人歸還給對方。
為什么現在休屠王又出爾反爾,突然包圍了飛鷹鐵甲?
好在這次的信息非常準確,很快朝廷就了解到了事情的經過。
于奇正率軍攻破休屠王庭之后,見識到厲害的休屠王呼衍復倒是真心想要和大儀朝修好關系。
但國中有一些人不太服氣,其中的代表就是王子呼衍牙師。
飛鷹鐵甲攻破休屠王庭時,呼衍牙師正率軍跟著大蠻王在河西那邊。
大蠻王退兵后,呼衍牙師回到休屠王庭,也沒直接和飛鷹鐵甲遇上。對休屠王呼衍復請降,呼衍牙師等一幫人是非常反對的。
在他們眼中,上次戰敗只不過是中了漢人的奸計。若是正面硬剛,什么飛鷹鐵甲什么于奇正不一定就是他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