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奇正“嗚哇”一聲哭了出來:“我也想回去,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看著哭得像個孩子的于奇正,獨孤沖沉默了好久。
等到于奇正終于平靜了些,獨孤沖緩緩開口說道:“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于奇正大喜道:“什么方法?”
獨孤沖笑著吐出了兩個字:“求親。”
于奇正不解地問道:“求親?求什么親?”
獨孤沖笑著說了起來。
目前這種情況于奇正想回家,最大的障礙在于休屠族和大儀朝的關系。
即便雙方心里都不愿意和對方發生戰爭,但休屠族始終是屬于蠻族的一部分,如果單獨和大儀朝議和,肯定會遭受到其他蠻族的聯合進攻。以休屠族的力量,不可能打得過其他所有蠻族的聯合。雖然他貴為攝政王,但至少目前來說不可能說服休屠族全族稱臣。
到時候大蠻王下令休屠族也出兵去攻打大儀,休屠不得不從。但只要雙方發生戰爭,就成為了仇人,徹底斷了于奇正回去的路。
于奇正頻頻點頭,獨孤沖說的這些,正是他現在最大的擔心。
獨孤沖接著說了起來。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和親”是最好的辦法。
對大儀朝來說,于奇正貴為攝政王,求娶公主也不是什么丟面子的事。
對休屠族來說,攝政王能娶到漢人的公主,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雙方結親之后,就有了足夠的理由互不侵犯。到時候大蠻王要休屠族出兵,于奇正至少有了能夠說服族內人的借口。
只要休屠保持中立而不是幫著大儀朝打蠻族,大蠻王去說服其他部族一起攻打休屠的難度就會比較大。
到時候就算出現這種情況,咱們大儀朝也能正大光明的出兵,援救我朝的駙馬。
由此可以看出,和平共處是一件對大儀和休屠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事實上,對休屠來說好處還不止這一點。
蠻族經常騷擾我朝邊境進行搶掠,有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苦寒,所以生存不易。
雙方之間處于長期敵對狀況,即便不打仗的時候也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商貿往來。但這種往來,都是局限于不得不交換的少量物品。
如果于奇正娶了李墨寧,到時候大儀朝就可以直接把其他關口全部關閉,休屠這邊作為唯一的商貿通道。
對大儀來說,降低了安全隱患;對休屠來說,其他蠻族都要通過休屠才能與大儀朝互市,這中間的利潤可不小。
有了錢,日子過好了休屠族肯定更加愿意和大儀搞好關系,從而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