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到最激烈處。李墨寧一句話脫口而出:“我相信如果曉鸞姐在這里,也一定不許你這么做!”
這句話一說,于奇正一下子呆住了。
沐兒趕緊上前挽住于奇正的胳膊勸道:“于郎,我也覺得墨寧妹妹說的是對的。你先不要急,她一定會有辦法的。”
李墨寧也上來挽住于奇正另外一只胳膊柔聲說道:“于郎,你相信我,三天之內我一定想出一個好辦法,十天之內想辦法從根本上扭轉這個局面。”
于奇正這才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重又返回那群奴隸那里,看看醫官的醫治情況。
事實上,李墨寧的行動比承諾的要快得多。
王忠寶給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仿照咱們漢人的“良民”和“賤民”的模式來進行管理。
良民給予辦理戶籍,能享受各種分配的福利待遇。比如,現在這些奴隸就可以分配給良民。
賤民依舊是奴隸身份,活動范圍等等都受到限制,其人身關系都必須依附其主人,可以交換和買賣。
和草原上奴隸就是畜生不同的是,現在的奴隸依舊是“人”,只不過相對而言是“低等人”。
良民相對賤民,是有一定特權的。比如賤民毆打良民,罪加一等;良民毆打賤民,罪減一等。和之前不同的是,不管你是良民還是賤民,斗毆就是有罪的。
目前來說,所有漢人全部自然成為良民,谷蠡奴隸歸為賤民。
值得注意的是,良民和賤民之間是可以轉化的。比如,犯了法的漢人,剝奪其戶籍就是一種懲罰。而立下重大功勞的賤民,也能升為良民。
考慮到這里的形勢和中原不同,王忠寶還建議增加一個軍籍,提高軍人的待遇。
軍籍的其他方面和良民相同,區別就是軍籍的各項福利待遇比良民更高。
軍籍也分兩種,一種為護軍,一種為府兵。
護軍就類似于民籍中的良民,府兵就類似于賤民。
現在的于郎部曲全部轉為護軍。
而府兵就是平時從事生產的漢民,也要參加軍事訓練,戰時就是士兵。
賤民如果立下功勞,也有機會轉為軍籍。和漢民直接就是府兵不同的是,他們需要先立下功勞之后,才能轉為府兵。
這么一來,每個人都有上升的渠道,內部矛盾就會大大減少。
另外,在這草原之上,最大的矛盾還是在于食物的分配方面。因為擔心自己食物不夠,所以良民勢必要拼命的盤剝賤民。
現在也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氣候特別寒冷,但大家心里總是擔心牛羊凍死的情況。
如果于帥和公主能給安西都護齊超群寫一封信,現在將咱們的一半牛羊送回漢地,交換回一部分麥稻谷物,這樣咱們有了一些可以儲備的糧食,大家心里不慌了,情況就會好得多。
當然,今年的話肯定會有缺口,就先調取這次分配到的那些財帛去買。等到明年開春,咱們這邊大規模的養牛養羊,到了秋季就能大規模的交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