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咯咯嬌笑道:“知道知道,你是大英雄大好漢。胯下之辱、一飯千金、解衣推食、戰無不勝、國士無雙、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拔旗易幟、獨當一面、略不世出、不賞之功、勛冠三杰……獨享如此多贊譽的詞,古往今來也唯你一人而已,還不夠嗎?”
韓信的吼聲在銅鐘內回蕩:“韓某當死于戰陣,豈能亡于女子之手?”
呂后的聲音變得無比溫柔:“那可不行,您可是有五不殺在身的人。對了,還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訴你,你知道是誰想出的這個破五不殺的計策嗎?是蕭何先生。蕭何月下追韓信的那個蕭何。”
韓信發出撕心裂肺的狂呼。
隨著宮女們手中的竹槍扎入麻袋,千古戰神,就此隕落。
回到宮中的劉邦得知韓信被誅之后,長長地喘出一口粗氣。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劉邦終于可以睡上安心覺了。
這件事情讓劉邦發現了一個很愉快的事:有很多不便自己出面的事,完全可以交給老婆。
其后不久,被廢為庶人流放蜀地的梁王彭越途中遇到了呂雉。
彭越急忙上前訴說無罪,呂雉答應為他說情,將其帶回咸陽。
回到宮中之后,她對劉邦說:“彭越此人,雖比之韓信不如,但也是一只老虎。放其歸山之后,就再也把握不住了。現在人我已經帶回來了,怎么處置,您看著辦。”
劉邦聞言,立即將彭越處死并剁成肉醬,分賜與其他諸侯王以示威懾。
從此,呂后協助劉邦,鎮壓叛逆、打擊各地諸侯王,自己在朝中也樹立起了威信。
可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劉邦感到了不對勁。
大肆屠殺功臣之后,朝中的大臣們都學會了明哲保身。基本上都是阿諛奉承之言,幾乎沒有人再敢忤逆圣意。對這種局面,劉邦很舒心。老子拼死拼活打個江山,就是圖個享受,誰特莫的愿意聽那些什么“忠言直諫”?
讓劉邦產生警惕的,就是關于太子廢立的事情。
他和呂后之間,更多的是政治合作。在生活中,其實最寵幸的是戚夫人。
愛屋及烏,劉邦便打算以“仁弱寡斷,子不類父”的名義,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
讓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唯唯諾諾的大臣們都站了出來,堅決反對廢長立幼。
劉邦感到自己說話沒那么管用了,所有的跡象都指向一個人——自己的皇后呂雉。
與此同時,呂后也高速運轉起來。
這次她沒去找蕭何。
韓信死的時候,蕭何就在長樂宮外,流著淚說了這么一句話“蕭何負君,不負天下蒼生也。”
蕭何之所以誅殺韓信,更多是因為不忍天下百姓受苦。這一點呂后心里很清楚,當初也就是算準了這一點才得以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