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之后,英國公父子都受到了懲處。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公實際上是被賜死這件事,一直秘而不宣,了解內情的人極少。
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眼里,英國公的勢力其實還在。
因為種種原因,討厭于奇正的人很多。但如果問這些人中,最恨他的人有哪些?英國公世子徐高材必定是榜上有名。
秦曉鸞請用徐高材,首先就在皇上和群臣面前,表現出了和于奇正徹底劃清關系的決心。
此舉將大大消除各方面的敵意。
要知道,不僅僅是徐家,還有以莒國公為代表門閥世家,因當初鹽鐵之事,無不對于奇正恨之入骨。
不管皇上是否同意,只要秦曉鸞這么做了,就能減少許多的敵人。
對皇上來說,秦曉鸞的這個舉動也是“識相”的,代表著她完全站在了自己一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利的事情。
如果圣上真的準了,秦曉鸞就是徐高材的大恩人。
而徐高材本就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出風頭的事是最愛做的了。
只要稍加利用,就能把他牢牢地控制在手里。
將來有什么事情,皆可以徐高材的名義去做,自己在后面控制即可。
這么一來,就顯得沒那么耀眼,后宮那些人的妒忌心就會降低。
對秦曉鸞來說,這無疑是個好事。
可為什么說這么做是錯的呢?
這徐高材本身就是個繡花枕頭,又眼高于頂,在實際操作中必定會出問題。到時候作為保薦人的秦曉鸞,自然是有責任的。這是從私人角度來說。
如果以公的角度來看,明知徐高材是這種人還用他,對國家來說自然是錯的。
聽胡忠仁說完,秦曉鸞其他的什么都不說,只說了一句:“可是我用什么理由,才能上這個奏呢?”
胡忠仁哈哈大笑起來:“這個理由太好找了。你是宮里的才人,拋頭露面總是不好的。如果有一個副手,就不用經常和人接觸。”
說完之后,胡忠仁補充了一句:“其實所有的事吧,都不用考慮什么理由不理由。圣上心里要真想做什么,隨時都能找到一萬條理由。甚至,根本不需要理由。”
“我懂了。”秦曉鸞垂頭說道:“謝謝大哥。”
“行,那我就先走了,時間長了惹人懷疑。”說完之后,胡忠仁不再客套,轉身離開。
看著胡忠仁的背影,秦曉鸞心里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
她覺得,胡忠仁并不像自己之前想的就是因為貪財那么簡單。
但這只是一種類似于直覺的感覺,找不到任何可進一步想的空間。
事實上,胡忠仁還真沒那么簡單。
背對秦曉鸞的時候,他的嘴角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今天試探的結果令他非常滿意,秦曉鸞這桿槍以后真得好好利用了。
沒錯,胡忠仁就是給呼韓塞西當軍師的大漢奸鄧衍宗手下的王牌密探——鷹眼!
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明不知道殺了多少人。
這些人里,有自己人、有仇人,也有無冤無仇的陌生人。
其實說“無冤無仇”也不準確,大家都想吃“天下”這盤菜,已經是生死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