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件事奏報上去。
得到安西的奏報之后,朝堂之上又產生了一陣激烈的討論。
以太子李經、少詹事齊超群等人為首的“太子系”,痛陳厲害,說明通關放糧的利弊。
而以一班老臣為代表的“門閥派”和一些科考出身的官員為代表的“科舉派”則反對這個說法。他們的理由非常簡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在給他們糧食,無異于農夫將凍僵的蛇揣入懷里。
李經怎么也想不到,這些人的思想何以僵化至此,最后不得不單獨求見李世明。
李世明的回答意味深長:“糧食交易不是不行,但必須等到我死了之后。”
李經想了兩天都沒能想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有心想去找獨孤沖商議一下,但獨孤沖現在已經擔任了“探視使”,前往市區探視李墨寧。
李經由此想到另外一個人——秦曉鸞。
徐高材兵敗后,現在蹲在監獄里。獨孤沖又去了市區。
現在長安新城建設的任務就是秦曉鸞和閻本德兩人在做。
李經不由得悠悠地嘆了一聲。
每次一想到秦曉鸞,他就忍不住心里像是被針扎了一樣,一陣刺痛卻又無可奈何。
于奇正啊于奇正,你以為就是你一個人見不到曉鸞嗎?
雖然同在長安城,可我李經何嘗又能見到她呢?你知不知道,這種咫尺天涯的感覺,更加痛苦!
李經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后把心一橫,借著去察看新城的理由,去看看她吧。
讓李經想不到的是,秦曉鸞非常干脆地拒絕了他。
至于理由嘛,這還需要理由嗎?
現在我是你小媽,和你見面合宮廷禮儀嗎?
李經大怒,在工地上找起茬來。
之前修建過荊州城,對營造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現在要挑毛病,那可是輕輕松松。
面對李經的質問,閻本德實在頂不住了,只得去求秦曉鸞出面。
這么一來,就是“工作關系”,秦曉鸞也沒有推的余地。
即便如此,見面時秦曉鸞還是命人用屏風擋在中間。
李經找了個“設計機密”的借口,將其他人趕了出去。
兩人分隔屏風兩邊,沉默良久。
終于,屏風一邊傳出秦曉鸞冷淡的語氣:“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曉鸞!”李經喉頭哽咽,向前撲了兩步。
“太子殿下請自重。”秦曉鸞的語氣變得非常嚴厲。
李經雙眼含淚:“曉……你……過得還好嗎?”
“謝太子殿下關心,”秦曉鸞說道:“如果太子殿下沒有什么事的話……”
“有事,有事!”李經急切地說道。
秦曉鸞聲音依舊冷漠:“請說。”
李經深吸一口氣,眼下情形已經很明確了。想多呆一會,就必須得說點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