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進了山洞。
山洞并不大,只有普通民居的一間房的大小。
洞里面除了有一具石棺之外空無一物。
閻本德笑著對姚徹說道:“到了你的專業了。”
姚徹點點頭,走到石棺邊,用小錘子不斷敲擊,同時把耳朵貼在棺壁聽著。
閻本德不由得說道:“不是應該直接打開嗎?”
姚徹搖了搖頭:“不是這樣的。干咱們這行,和郎中一樣,也講究望聞問切四個字。”
別說閻本德了,就連平時不茍言笑的李淳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姚徹很是那么有點被侮辱了的感覺,當即解釋了起來。
凡大墓,其實就是修墓守墓者與盜墓者的斗智斗勇。一個是守,一個是攻。
作為防守方,一定會設置各種機關陷阱,保護墓地的周全。
進攻方自然就是破解種種危險了。除了修建墓地本身的機關之外,還有可能遇到起尸僵尸等異常情況。
所謂望,就是大到山川河流走勢,小到墓地里面的腳印,都要認真觀察。
至于聞嘛,就和墓地內的環境有關了。
絕大多數墓地都在地底,處于密閉空間之內。長期陰暗潮濕,加之空氣不流通,這些都不是依靠眼睛可以判斷的。
因此,“聞”也就成了他們這行必備的技能。之前說過,只要周圍有活物,像他們師徒三人都能依靠“聞”來判斷出來。同樣,如果那個地方有死尸,即便不用眼睛看,他們也能聞到那股尸氣。
李淳豐似笑非笑地看著姚徹。
閻本德干脆直接說了:“你說的這兩點我們都能理解,問題是問怎么說?難道尸體能回答你們的話嗎?”
姚徹說道:“誰說非要問尸體的?”
秦曉鸞的好奇心也上來了:“那問誰?”
姚徹回答了起來。
在任何一個地方盜出大墓,能從附近的居民口中了解到的東西越多,就對倒這個斗越有利。
閻本德不解地說道:“問什么?”
他提出這個疑問很正常。
首先既然是大墓,就一定非常隱秘,就算住在周圍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話說回來,如果墓地的事眾所周知,恐怕早有人去盜了。
姚徹表示,這個“問”是什么都問。包括本地的風土人情、地質條件等等等等。
“風土人情?”秦曉鸞忍不住問道。
“是的,”姚徹答道:“我舉個例子吧。”
有一次他們打聽到魯地有一個大墓,里面的東西不少。
到了附近之后,查訪了很久都找不到大致的方位。
就在他們準備打道回府時,一件事情引起了師父何江的注意。
那天正好是十五,他們借住的那個農戶主人大半夜里在院子里不知道祭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