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拉微微一笑:“我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事實上,只會高于這個數字。”
李墨寧看著黛拉文本中的細項,越看越是心驚。黛拉的預測有理有據,算下來還真是有這么多。
黛拉補充說:“還有兩個數量不小的群體因為不好準確預測,因此我沒寫上去。”
李墨寧吸了一口涼氣:“哪兩個群體?”
黛拉說了起來,一個是流動人口。
最近兩個月,附近一些區域來市里經商的人逐月以翻倍的速度增長。
這些人雖然不是咱們市的人,每次來也都只是進貨或者賣貨。但從市里總控的角度來說,這些不斷流動的人停留的時間,加起來也是一部分人口數量。
之所以說不好預測,是因為現在市里的商業形勢與日俱增。
現在還有些市場沒有完善,商人數量就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到明年市場紛紛成熟之后,往來的客商極可能是現在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李墨寧端起茶杯,但心不在焉的一口沒喝。
黛拉的聲音變得無比嚴肅:“其實以上說的這些,和接下來的一點相比,都還在可控范圍之內。”
李墨寧驚訝得手里的茶杯差點跌落:“還有什么?”
黛拉沉聲說道:“市里的發展。”
李墨寧皺眉問:“市里的發展?你剛才說的不都是市里的發展嗎?”
黛拉搖搖頭:“我不是說的這個,我說的是地盤。”
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市里就發展出這么大一塊地盤。如果明年占地發展速度和今年相同,那五星市的占地面積將會翻番。與之一起翻番的,還有人口。
李墨寧呼出一口氣:“這一點倒不用擔心。不光是市長不想再擴大,咱們內部也商量過,以后都是以防御為主,不去主動進攻別人的地方。”
黛拉搖搖頭:“阿克蘇難道是市里主動進攻的嗎?”
李墨寧一時語塞,片刻后才說道:“阿克蘇應該算是一個特例。”
黛拉笑了起來:“你是基于什么做出的這個判斷?既然有了第一個阿克蘇,誰能保證沒有第二個、第三個?”
李墨寧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要不咱們就出一個政策,以后不再接收?”
黛拉搖搖頭:“你覺得可行性有多大?”
李墨寧低下頭,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
黛拉又說道:“就算像阿克朗這種情況你能拒絕,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恐怕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
李墨寧忙問:“什么?”
黛拉說了起來。
市里現在采取的這種“良民賤民”的模式,遠遠優于以前這邊的奴隸制。
剛才說的那些“群體性遷移”的群體,還只是一些小的群體。
一旦附近的國家,里面所有的奴隸和大部分平民在嚴酷的壓迫之下形成群體性的暴動,就能顛覆那個王庭。
在以前,這種可能相對小一點,因為反正大家都一樣。即便暴動成功,也只是另外一批人來壓迫而已。
但五星市的這種情況就不一樣了,只要是在這種模式下,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