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圖案中的一群人正在夯土。對于她們兩個做營造的人來說,確實不會看錯。
秦曉鸞卻意外發現,另外三人都露出一副思索的模樣。
這就有點意思了,不就是很簡單的夯土嗎,怎么他們都會這樣?
秦曉鸞沒去打擾李淳豐和閻本德,而是問姚徹怎么回事。
姚徹解釋了起來。
無論是銘文、圖畫或者是結繩,最常見的內容是祭祀和戰爭,其次就是漁獵和耕種,再其次就是人物生平以及同時代的大事。既然這些陶罐放在棺材里面,證明所記錄之事極其重要。按理來說,“營造”怎么都列入不了頭等大事中。這就是他們三人疑惑的部分。
“再看看其他的。”李淳豐沉聲說。
姚徹依次從棺中取出陶罐。
眾人蹲在地下一邊擦拭一邊研究。連續取出了十來個陶罐,上面的圖案都是不同的營造場景。
把這一組陶罐連在一起看就很一目了然了,就是一群人在建造一座巨大的宮殿。
“應該是修建阿房宮吧?”姚徹說道。
聽他這么一說,秦曉鸞也覺得就是這么回事了。
沒料到的是,閻本德和李淳豐兩人聽到這話后,都是用一種“關懷智障”的眼神看了姚徹一眼。
被他們這么一看,姚徹自己也反應了過來。當即臉一紅,低下頭不說話了。
秦曉鸞小聲問道:“姚兄弟,難道不是阿房宮嗎?”
姚徹囁嚅著嘴回答:“不是。修建阿房宮發生在秦始皇時期,沒必要用這種方法記錄。”
秦曉鸞也明白了。如果是秦朝發生的事,完全可以用文字來表述,確實沒有太大必要用這些圖案。
盡管如此,但還是忍不住撅著嘴杠了一句:“說不定秦始皇就想畫出來呢?”
姚徹搖了搖頭:“車同軌人同文,秦始皇那么重視文字的統一,怎么可能用這種方法?”
秦曉鸞也知道自己這么杠也沒意思,但“連帶弱智”的感覺確實很不好,當即說道:“要不然,咱們再看看其他的罐子吧?”
大家都認同這個建議,索性把所有的罐子都取了出來,分別擦干凈排好。
全部清理出來之后,完全可以確定李淳豐對最初那個符號的判斷是“數字”沒有異議了。
棺材中的所有陶罐分為四組。
第一組圖的內容特別惡心。
最早出來的是一個人形的怪物,頭和身子一樣大,最受不了的是兩只眼睛幾乎占了臉上一半的空間。
這個大頭怪物坐在一個像是一個圓盤的器物上,從天上降臨到了地下。
落到地面后,大頭怪物用腳去踹那個圓盤,似乎很生氣的樣子。
接著就是他抱著各種動物的圖。
再然后,就出現了很多半人半獸的生物。有在天上飛的人首鳥身,地下跑的牛首人身,水里游的半人半魚等等不一而足。
到這里這組圖就結束了。
第二組圖的內容就正常多了。
不同種類的人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領地,彼此相安無事。
然后有個人把自己兩只手里的一本書分別交給了兩個人。一個是個體型彪悍的壯漢,另外一個長著長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