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迦葉大師這條東線能走通的話,那么他們從波斯回來時,就能從局勢相對平穩的波斯東部,經過達拉克高原,進入阿克賽欽回到和田。
阿克賽欽這個名字是蠻語發音AksaiChin的音譯,其中Aksai是“白石灘”的意思,Chin是什么呢?就是“秦”。
AksaiChin連在一起,意思就是“大秦的白石灘”。由此可見,此地自前秦時起就是中國的土地。
歸屬權沒有疑義,但在管理方面有個很大的難度。
“大秦的白石灘”是一個高原盆地,夾雜在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間,呈半封閉性狀態。
這里海拔很高,高寒氣候,每年氣溫最高的七月溫度也不過剛剛能超過冰點而已。
如果僅僅是寒冷還好一點,對人類居住來說還有個更大的難題。
阿克賽欽周圍的山實在是太高太大了,西南季風很難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風氣流也難越過喀喇昆侖山和西昆侖山,這就導致了此處降雨量極其稀少,全年下的雨加起來,都不及內地的一場毛毛細雨。
盡管盆地內有著阿克賽欽湖、道騰格湖、紅山湖、對耳湖、甜水海、苦水湖、薩利吉勒干南庫勒湖等眾多封閉式內陸湖泊,但基本上都是無法飲用的咸水湖。
人類生存,淡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質。
高寒加上水源稀少,讓這里根本就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屯兵戍邊的難度也就更大了。
因此,這里基本上一直處于無人區的狀態。
迦葉大師這支先遣隊進入阿克賽欽三天,才遇到了一小隊吐蕃商旅。
在無人區見到同類的感覺,就像是在幾千里外漂泊了幾十年的游子,猛地在街上遇到了家鄉的表兄弟一樣親。
雙方立馬拿出自己帶的好吃的,坐在一起交談了起來。
這隊商旅只有五個人,為首的是一個藥材商,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開辟這條路線。
后世有一本叫做《評論家季刊》說了一句話:“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
又有一個叫托馬斯·約瑟夫·登寧的英國人寫了一本《工聯和罷工》。里面寫道: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這段話被叫做馬克思的德國人引用,最后成為《評論家季刊》的一個腳注。
吐蕃藥材商打聽到五星市那邊醫藥行業很發達,便想著如果能走通這條路的話,必定能有豐厚的利潤。于是帶上了一些藥材樣品,雇傭了本地向導,穿越這一片極其危險的區域。
其實對五星市的具體情況,他也完全不了解,只不過是道聽途說而已。現在遇到了從那邊來的人,自然是大喜過望,準備打探相關的情況。
迦葉大師本就是醫道高手,聽說對方運送的是藥材之后,興奮程度絲毫不亞于吐蕃商人。
五星市的醫療水平可以說是當世無雙,但一直受到一個巨大的限制——藥材太少。
在實際臨床治療中,醫生能準確判斷病情,但市區里沒有對癥藥材的事情屢有發生。
五星市雖說現在疆域不小,但并不怎么出產藥材。對五星市來說,在藥材原材料方面基本上屬于一個“凈輸入”的狀態。目前而言,主要還是依靠從大儀朝購買。何巧手和扁無恙和迦葉大師談這個問題時,都是憂心忡忡。
一方面,隨著五星市疆域越來越大,從大儀朝方面輸入的原材料數量已經呈現不足的狀態;另一方面,現在五星市和大儀朝的關系還是處于微妙之中。一旦再出現之前封關的情況,五星市很快就會陷入非常嚴重的藥物短缺局面。
對此,他們也想了很多辦法。
比如盡量的擴大藥材養殖面積、盡可能的把藥效利用到最大化、藥廠設立研究部門專門研究可以將草狀原材料轉化成能存放時間長的膏藥丸子之類的藥物。不過,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五星市的地理環境,本來是和種植的對方就不多,更加別談藥材種植了。
藥效再怎么利用,也同樣是收到總量的限制,最多只能算是一種“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