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一個青衣小丫頭見她們即將出來,立刻抬著腳跑開。
對墻角下等待的人悄聲道:
“快準備著,要出來了!”
。
出了大殿,安老夫人心情立刻就舒朗起來。
安如嵐說:“祖母,這廟后面的山上,綠萼開得難得,是城中一景。您要不要過去看看?”
老太太應允了。
眾人攙著她往寺廟后山行去。
剛走到山道口,就見前面一群丫鬟婆子圍在一起亂紛紛,像是出了什么事。
“這可是怎么辦才好?”有哭喊聲傳來。
“快,趕緊去找大夫來!”
安老太太皺起眉頭,身邊伺候的仆婦,早已經過去打聽了。
片刻后回來回稟。
說是那邊有一位夫人,賞梅的時候喘病發作,看是要不好。
老夫人捻著手里的佛珠,對大丫鬟說。
“我的藥還有吧?你去送一丸過去。”
也是巧了,安老夫人也有哮疾,所以時常帶著藥。
只是這病癥與病癥之間,差別萬千。
她們帶的藥,倒也未必就能治那人的病。
大丫鬟去送了藥,并言明,未必有效,全看你們自己要不要吃吧。
那邊丫頭仆婦都慌了神,得了這藥,趕緊用溫茶水化開。
過了沒片刻,之前臉色慘白,喘得沒好氣的夫人,竟已逐漸平息,眼看著要大好了。
安老夫人這才點點頭。
安如嵐在她身邊笑道:
“也是那人的福報。祖母平常不出門走動,今日剛巧來拜佛,便救了人一命。這可不是七級浮屠的功德?”
安老夫人還是沒說話。
只是眼尾皺紋散開,看著越發愉悅。
“走吧。”她說道。
還沒走幾步,那邊便有仆婦過來道謝。
說是想問清楚貴人門庭,改日夫人要親自登門道謝。
聽到他們是安家的人,那仆婦臉色一變,慌忙道:
“可是兗州安家?怪不得我瞅著老夫人您,渾身的氣度,與旁人截然不同呢。原來是那個清貴的門庭。”
老夫人不由得朝她多看兩眼。
“你聽說過安家?”
仆婦笑道:“安家那樣的門庭,如雷貫耳,怎么能沒聽過?說起來,我家夫人與您家,還有幾分淵源呢。”
老夫人面色越發和緩。
主動發問:“你們家主人,又是哪家?”
仆婦笑道:“我家夫人,出生寧陵賈家。年前方進京都來,因不適應水土,可不就犯了舊病,幸而遇到老夫人。”
那仆婦說話知情知趣,言語間又極為推崇安家。
只道,眼下凌亂。等夫人好轉一點,必然要親自道謝。
聽得安家老夫人心中舒暢。
…
經過這么一番插曲,再去賞綠萼,便有些漫不經心。
老夫人的心情能從臉上看出來不錯,那便是極好了。
她叫了安昭明過來。
“你可知道賈家的來歷?”
作為被奶奶帶大,奶奶又一門心思要重振家門的娃,安昭明對各世家大族的族譜,了如指掌。
賈家,也是個舊日大族。
比他們家更龐大,在前朝時曾出過三位太師。
也曾破敗過,只是眼下已經重振起來了。族中好些人,在朝堂和軍中,都擔任要職。
老夫人聽他說完,點點頭。
“料不到今日,還能遇到舊交。”
說到這里,心中微微一動。莫非那簽文上的貴人,就應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