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情況要比托尼·斯塔克嚴重許多,趙海倫博士需要對他重新制定方案,調整技術參數,恢復時期待定,但是,起碼有個盼頭。
因此,在王倫的安排下,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帶著既激動又忐忑的心情,準備迎接未來康復的那一天。
同理,再生搖籃的技術一旦在托尼·斯塔克身上得到驗證,則證明這項技術具有普世意義。
在212事件中重傷的17位患者之中,有5位面臨著截肢的風險,有7位已經成為殘疾人士。
如果不是趙海倫博士慎重,恐怕醫療小組會在得知信息的第一時間,就把患者送到洛杉磯賽亞科技總部。
事后,尚未離去的史蒂芬·斯特蘭奇對于這項技術也是嘖嘖稱奇。
在他看來,如果這門技術真的推廣出去,恐怕很多進行精細操作的手術醫生,包括他自己,都將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因此,他特意留下來,準備就馬科·基斯普恢復雙腿這項手術的過程,進行跟蹤研究觀察,并提供自己在專業方向上的意見和參考。
畢竟,如果未來所有的患者,都可以用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再躺進治療艙,‘唰唰唰’一陣光影奪目,就起身康復,對于醫者來說,結局也未免太殘忍了。
對于他的去留,托尼·斯塔克并不關心,他只是重提了一下舊事——克林特·巴頓。
當初,迫于種種原因,史蒂芬·斯特蘭奇并不愿意接手這樁手術,如今,在大勢面前,他不得不承諾,等馬科·基斯普恢復后,就開始動手術。
王倫也給了他一個承諾:無論如何,不管術后克林特·巴頓會不會恢復正常,都不會把責任歸結到他的身上。
于是,這件往事,便也告一段落。
托尼·斯塔克康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買買。
首先,對位于紐約曼哈頓島的斯塔克工業集團總部進行改造。
其次,他斥資在蒙大拿州、德克薩斯州、密蘇里州,分別購下大片土地,用于建設分基地及自動生產線。
算是徹底的落實了當初與王倫聊天時的一番暢想。
被取名為“高達Ⅰ型(Guard)”的自動化裝甲,原型來自于馬克Ⅱ號,涂裝采取了鋼鐵俠第一次面世時的金紅二色。
同時,為了降低民眾對機械的警戒心理,托尼·斯塔克重新設計了高達Ⅰ型的外形輪廓。
首先是高度,從他自己的身高體型為標準降低為1米,與孩童的身高差不多的袖珍尺寸。
其次,因為是自動化AI控制,原本做為穿戴、視野、保護作用的頭盔,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再加上無需載人,一味的仿制馬克Ⅱ號,對于托尼·斯塔克來說,也是一種退步。
他干脆重新設計,啟用了一種Q版動畫風格的造型,使得高達Ⅰ型看起來格外圓潤,不再棱角分明,而是萌萌的。
像是陪伴鄰家小孩一同成長的玩具、寵物、小伙伴一樣。
這份設計圖一出來,佩珀·波茨第一眼就愛上它。并且,有種將它推向市場、商業化的沖動。
但是,托尼·斯塔克經過仔細考慮以后,放棄了這個想法。
伊凡·萬科的出現,證明了這個世界上不缺少天才,至少,不缺少按圖索驥的天才。
再者,軟件技術方面的人才太多了。
如果高達Ⅰ型泛濫,很有可能會出現,賈維斯被人入侵、篡改指令等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