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地下室。
“賈維斯,模型出來了嗎?”
托尼·斯塔克與王倫分別之后,便帶著重力室膠囊回到自己家里,廢寢忘食的研究起來。
高4.3,寬2.1,底部直徑2.0。
單位通通是厘米。
這是膠囊的實體參數之一。
當它膨脹成重力室時,則變成了底座100米乘100米的正方形龐然大物。
而這兩個參數之間,托尼·斯塔克卻尋找不到半點關聯之處。
他只能通過賈維斯,從星期五那邊獲取了監控信息,通過倍數放慢來觀察細節。
這部分工作由賈維斯來完成。
“先生,模型已經完成了。”
“讓我來看看。”
托尼·斯塔克面前頓時出現了一副投影,正是膠囊變成重力室的過程。
“嘖!還是無解。”
反復觀看了多遍,托尼·斯塔克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門自己暫時無法理解的領域。
其涉及的材料,技術,原理,在有限的條件下,只能列出一堆假設,然后通過實驗不斷去求證,進而找到答案。
這注定是一條曲折又漫長的道路。
因為,這個膠囊是世界上僅存的一件。
光憑這一點,就不能使用任何粗暴的手段來對待它。
而是要小心翼翼,悉心呵護,絕對不能有損壞現象發生。
更何況,當它變大,恢復成重力室狀態的時候,其體積、重量,會把避之不及的人當場壓成一個紙片。
對于一般的研究人員來說,它的威脅甚大。
這也注定了,研究它的工作,不能夠輕易的移交出去,假他人之手來進行。
所以,相應的,研究速度就會變慢。
而且,王倫在日常的鍛煉中也需要利用重力室來進行,膠囊不可能每天都鎖在地下室里進行研究。
這幾乎是一個死結。
托尼·斯塔克摩挲著自己下巴上的胡須,思考了片刻,決定將其列為一個長期項目,向自我進行挑戰。
“賈維斯。”
“先生,正在待命。”
“記錄一下:
第一,根據目前王倫可以承受一百倍重力的條件,計算一下,適合他日常鍛煉的深海地區詳細坐標。
這一條在計算的時候可以忽略他的人類身份,只取數值。
第二,搜集當前世界最前沿科技的材料信息,進行資料匯總,篩選出分子結構及以下的部分給我過目。
第三,新建納米項目,相關的設備采購、人員招聘等交給佩珀,地址統一安排到賽亞科技總部W區。
第四,整合一下漢克·皮姆的所有資料,包括他的新舊人際關系,還有目前皮姆科技的經營狀況。”
“先生,第一項任務已經計算完成。”
“這么快。”
托尼·斯塔克道:“乖孩子,讓我來看看你的工作成績。”
他看向屏幕,只見上面列著一些公式、文字、數字:
SA=cHa1Wa2
H=175cm;W=65Kg;=0.0061x175+0.0124x65-0.0099≈1.86㎡=18600c㎡
G=mg;m=65Kg;g≈10N;
G≈65x10≈650N/Kg。
100G≈65000N/Kg≈6628Kg·f/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