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種收縮無機材料。”
達倫·克羅斯忽然笑了笑。
他把杯子放到桌上,臀部離開桌面,站起來,走到辦公室中央,面對著沙發上坐著的佩珀·波茨揚起雙手。
“金門大橋,坐落于金門海峽上的奇跡景觀。
自1933年起,消耗了十萬噸以上的鋼材,歷時四年方才制造完成。
目前,平均日流量十萬車次以上,除了通勤,每年還吸引了近千萬游客到此處游覽。”
達倫·克羅斯口齒清晰,有條不紊的將舊金山最負盛名的景觀娓娓道來。
雖然不知道他的開場白為何說的如此“獨特”,把關鍵性的東西拋出來一句便顧左右而言他。
但是,佩珀·波茨仍然細心聽著,且目光也始終具有耐心的追隨在他臉上。
“今天,2009年,距離1933年,已經過去了76年。”
達倫·克羅斯面帶微笑,“76年,看似科技爆炸,迅猛發展。
人們擺脫了固定電話的限制,用起了隨身攜帶的手機;
人們擺脫了整晚困守在電視機前的畫面,因為有了網絡;
人們擺脫了饑餓,因為雜交水稻誕生,甚至未來還有可能擺脫戰爭!
因為有了鋼鐵俠。
看!
這一切看上去多么美好。”
說到這里,達倫·克羅斯開始在室內來回繞著踱步。
“可實際上呢?
在世人眼中,自愛因斯坦之后,現代物理學始終沒有突破,化學、材料學,與基礎相關的那些科目同樣沒有進步。
有些人——他們可能是大學教授、民間科學愛好者、愛國者、總統內閣參謀、商人、等等等等。
他們在公開或半公開的場合表態:認為人類科技的發展已經陷入了停滯狀態,并且,這種停滯狀態未來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事實真是如此嗎?”
略一停頓,他側頭看了一眼佩珀·波茨,見她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并沒有表露出不耐煩的神色。
達倫·克羅斯便接著道:“試想一下,以今天的科技手段,重建金門大橋需要多久時間?”
他依次豎起四根手指:“一年?兩年?三年?還是四年?”
他看著佩珀·波茨,“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以今天的科技手段,重建金門大橋,至少仍需要四年的時間,乃至更長。”
“為什么?”
達倫·克羅斯自問自答道:“因為真理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而大多數人,盲聽、盲從,既沒有主見,又容易被少數人洗腦。
他們以為自己每天睜開眼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全部,就是真相,卻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難道真的是全部嗎?難道不是被某些人刻意控制的,只是展露出來的真相中很少的一部分嗎?
即便這些人里又有少數人意識到了,覺醒了。
他們或又因為自身的能力、財力、勢力等各方面條件不足,總之,他們無法做出有效的行為去改變。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欺騙,并且,還將一直被欺騙下去。”
達倫·克羅斯走到佩珀·波茨面前,他蹲下來,與之對視著,“波茨總裁,你以為呢?”
“該進入正題了,克羅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