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時,旺達·馬克西莫夫也就達到了第二階段要求的前置條件,可以進行這一階段的特訓了。
在第二階段的特訓中,旺達·馬克西莫夫將經歷幾個不同的步驟。
第一,通過學習、研究,細致的了解人體或生物的內部組織結構。
第二,學習物理。
第三,進行超能力的具現化訓練。
上述步驟或將同步進行,或將隨時調整次序,另外也要解釋一下,什么叫做“超能力的具現化”這個概念。
先拿伊恩·邁凱倫舉個例子,他的超能力是磁力控制,顧名思義,很好理解。
但是,旺達·馬克西莫夫的超能力是意念移物。
意念是個什么鬼東西?
看不見,摸不著。
無聲無息,不分輕重,有名無實。
王倫讓旺達·馬克西莫夫對自己和皮特洛·馬克西莫夫分別使用超能力做了兩次實驗。
結果如下:
當旺達·馬克西莫夫想移動兩人的一只手臂,做抬高向上舉手的動作時,無人響應。
而對兩人的頭發進行拉扯行為時……被及時制止了。
簡單粗糙的實驗結果表明,意念可能是一種力,是一種向上的作用力,具體未知,上限未知。
不過,其阻力倒是先測試出來了。
死物暫且不論(非生命體、物質),當意念直接作用于人體時,所遇到的目標阻力要遠遠大于前者。
且,這種阻力,是否是因為受到人的本能反應或是主觀意識的影響,由于實驗樣本和數據太少,暫時也無法確定,只能先記上一筆,留待日后解決。
其次,意念這種超能力有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分子、原子或亞原子領域之間,以神秘的粒子、波的形式存在著。
它的表現特征就像超能力初始狀態一樣——當被操控的物體質量超過意念當前的上限值時,效果就會降至最低,乃至于無。
而王倫對于這一部分的了解,實際上是來自于伊恩·邁凱倫。
從2月13日認識他開始,一直到現在,兩人就超能力的研究討論其實不在少數。
許多物理專業上的名詞、術語、概念什么的,王倫都是從他那兒聽過來,能消化就消化,不能的就暫時放著,等著有一天再度發酵。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互相交流,遠離了初衷,倒也談不上是誰幫誰了。
另外,由于這個觀測界面對于人類來說還屬于盲區(包括王倫),而超能力也是稀缺性資源,未有先例。
故此,無法識別,也無法通過現有的科技手段來解釋超能力的來源或運行機制,在短時間內把它徹底弄懂,變成生活、常識的一部分。
所以,不管是王倫還是旺達·馬克西莫夫,都沒有在此事上糾結。
不過,這件事顯然不會就這樣被遺忘了,王倫打算等到以后有了合適的機會,屆時在進行重啟。
因為,意念這種超能力,無論是哪種以哪種形式存在,一旦被證明,都將突破現有的物理學體系。
僅以王倫的淺見來看,意念,是與“萬有引力”相悖,是可以與它相提并論的一種偉大的萬有力量。
研究它,不僅對旺達·馬克西莫夫的實力提高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