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歸根結底,他也是希望人類能更好,而不是物極必反,失了智一般,欲圖滅亡人類。
前文說過,菲爾·科爾森的態度是——如果這場戰爭應該結束,理應是以正義一方獲勝為結果。
在此過程中,如果需要犧牲瓦坎達才能換來世界和平,那就犧牲瓦坎達,為此,哪怕引起世界大戰、核冬天也在所不惜。
在此過程中,菲爾·科爾森也充分發揮了自身的職業特性,基于他對安理會、對政客的了解——核冬天的可能性不大。
為什么?
個中道理不用詳述。
即便拜戰神教獲勝,基于宗教性質以及教義,實質上也不會損害安理會的利益。
頂多是個別政治家需要為此付出代價,而政治家這個團體的人數決定了少數服從多數,如舊美國政府及軍方領導人那般喪心病狂的事例,各國早就引以為鑒。
而《反英雄聯盟》這個組織的性質又決定了這個世界不會處于白色恐怖統治之下。
如此,即便事后國際地位有失,國際形勢發生變化,但在未來的藍圖(有利可圖)面前,放棄爭端,攜手共進,是既得利益者集團清晰可見的方向。
因此,復仇行動順利進行,嚴正聲明正常發出,截至到目前為止,世界一片安靜——無不證明了安理會陣營并沒有破釜沉舟、同歸于盡的決心和打算。
這個事實一點也沒有出乎菲爾·科爾森意料。
他以獨立身份及超然的態度去思考,看穿了安理會陣營狐假虎威、黔驢技窮、色厲內荏的精神內核——即便瓦坎達方面獲勝,也只是屬于瓦坎達的勝利,于安理會陣營毫無利益可言。
相反,非洲黑人經此一役,挾大勝之威,必將要反過來壓在其他人種之上!
這是整個白人集團所不能接受的。
換而言之,無論是拜戰神教、《反英雄聯盟》,或可稱之為內戰,是屬于家庭紛爭。
外人幫把手拉偏架也就算了,出工不出力不說,竟然還有喧賓奪主的架勢,這如何能忍?
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一切,以己度人,菲爾·科爾森認為史蒂夫·羅杰斯完全沒有理由置身事外——更何況新美從天然上講,就與拜戰神教及《反英雄聯盟》有著深厚的淵源,說是盟友、兄弟姐妹也不過份,怎么能……
罷了。
思想開了會小差的菲爾·科爾森徒然認識到,這一關,即便到現在了自己依然郁郁難平。
卻是心里的美國隊長和現在的新美總統之間的認知出現了巨大的反差。
而在解決掉這個沖突之前,最好還是不要往這個方向靠近,免得被情緒左右了思想,犯下不必要的錯誤。
現在,自己要考慮的是——如果瓦坎達可以被犧牲用來換取和平,那么,將瓦坎達替換為整座非洲大陸,基于以上理由:
是有何不可?還是未嘗不可。
菲爾·科爾森從未想過,竟然有一天,需要自己來決定人類的命運。
哪怕現在看起來,只是決定一洲之上的人類命運。
但是,這份權利,并沒有讓他欣喜。
反而令他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時間相對來說既緩慢又快速。
菲爾·科爾森知道,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不多了。
眾人的目光,拋開沒有關注的王倫,以及湊熱鬧似的托比·邁奎爾,相對于托尼·斯塔克而言,馬克西莫夫兄妹算是最純粹的。
他們眼中只有王倫。
而鋼鐵俠眼中固然有王倫,還有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