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上帝不愿意看見這一幕吧。
霍普·范·戴因在奄奄一息之前,從這些承載著回憶的道具之中,發現了一些東西。
例如:
學徒時期,有如父子之間關系的達倫·克羅斯與漢克·皮姆的互動、教學、對話錄影;
已經成長獨立,趕走了漢克·皮姆,意氣風發的達倫·克羅斯在演講時的視頻;
漢克·皮姆于1987年之后,試圖救回妻子,找到安全進出量子域世界的前瞻性、假設性理論依據和演算手稿……
對于量子域,霍普·范·戴因并不陌生,也因為此,她才能在極端的情勢中發現了一縷曙光,將自己從非生即死的局面中解救了出來。
她振作精神,在這一周的最后三天時間里,將自己和亂七八糟的房間好好的收拾了一頓,隨后,便沉入了研究漢克·皮姆的理論之中。
量子域的世界,因其特殊性,時間、空間等人類賦予的概念或者定義,歸納或者總結,在實際意義上,均偏向了主觀性。
亦即,當研究者或發現者,堅定的認為量子域中有什么,或是會發生什么,當它的大門被打開時,這一切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漢克·皮姆之所以這么多年仍堅定不移的相信著自己的妻子珍妮特·范·戴因活著,正是源自于此。
否則的話,要怎么解釋一位高智商的科學家,為何會一廂情愿的相信一個人不吃不喝幾十年也可以活下來這種天方夜譚的事情。
更遑論量子域是微觀的世界,當一個人類縮小至微觀狀態,其物理結構、生理反應等均會有不同的特征變化,而微觀世界中或也存在著微觀生命——例如:細菌、細胞、微生物、緩步動物。
當這些存在與同樣體積大小的人類相遇時,就好像一個正常人與弱智發生了爭執,對方會將正常人的智商拉低到相同的水平線上,再用寖淫在弱智世界多年的豐富經驗來打敗對方。
結局將不言而喻。
但漢克·皮姆仍舊夜以繼日,潛心篤志的研究量子域,如果說他是為了商業目的或者科研目的,恐怕,這些理由說服不了霍普·范·戴因。
而且,由于這件事漢克·皮姆一直是瞞著她在進行,其意義不亞于一個充滿了冷漠、誤解、父女關系之間的冷暴力、仇恨等等情緒的泡沫,一戳即破。
因此,她于這份當前而言,可謂是比她自己的生命還要珍貴的手稿面前,看的如癡如醉。
此前,皮姆粒子也好,克羅斯粒子也罷,對她來說,或者是劃時代的黑科技,或者是邪惡軸心用來統治鎮壓的武器。
她從來沒有想到過——量子域的范疇,根本不是區區粒子所能概括的。
粒子看似威能巨大,于量子域之關系,就好像一支槍的原材料,鐵、銅或者鋼,等等。
雖然是構成了這支槍的一部分,也有其他作用,但在一系列工序徹底成型之前,它的作用,遠不如槍支所表現出來的那樣。
同理,量子域所代表的意義,也完全顛覆了霍普·范·戴因過去的認知。
其一,母親有可能還活著,正在量子域中苦苦的等候著救援!
其二,因為一切時間、空間等概念于量子域中失去了意義,則意味著母親有可能仍如當年一樣,不曾經歷過歲月流逝!
其三,理論上,由過去、現在、未來組成的物理時空同時存乎于既定和未定之間,也就是說,一切已發生或未發生的事情,在量子域中均有可能被觀察到——這意味著,一個人,一件事,一次現象等等等等,量子域記載著這世界萬物自誕生以來的一切!
不管它是以畫幅的形式鋪開,還是如書冊般信息記錄,總之,它或許存在著載體,或是其他不曾被人類主觀定義過、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干脆就是量子域組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