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你既已知我來歷,當知我為何如此行事。”
王倫于腦海中回應道:“你自做主便是,只要不留遺憾,我亦無意見。”
“好,長話短說,此種狀態,我保持不易,少頃,便要回落。”
孫悟空的聲音同步回道:“此時,我既是這方世界,這方世界既我,兼之你對我未做防備,在未經你允許的情況下,我便查閱了你的記憶,抱歉……”
“……”
王倫聞聽此言,頓感荒唐。
倒不是覺得“不問自取是為賊也”,而是覺得自己的記憶竟然……
忽地,他又絕了這番思想。
因為,笑話一位虛擬而又真實的存在,無異于是在笑話自己——焉知自己不是**坦誠在諸多觀者面前?
“大圣,有話便直說吧。”
他回應道:“你通覽我的記憶,自然知道,無論是之前的你我,還是現在的你我,實際上仍然命不由己,只能且行且看,于絕望中尋求一絲滿足,于那不可能之中尋找一絲可能罷了。”
“并非如此。”
孫悟空道:“若有人執筆書寫你的一生,勢必有觀者眾;反之,你業已自由。
我問你,若是由你來執筆,可會事無巨細,不分大小,便連那五谷輪回之事也要詳細描述一番?”
“怎么可能。”
“既如此,以我觀之,由你以往行止可得結論,那位將你出生之處打爆的未知存在,才是導演這一切的幕后黑手。
你所慮者,無非是放大了這份恐懼,以及對抗其所產生的自我保護心理。”
“你的意思是我對于盒子外的思考,是幻想?是為了對付他、拉低他,緩解自身壓力的一種心理暗示?”
“不錯。”
“那你怎么解釋《大話西游》和《西游記》之間的區別?”
“這有何難?”
于王倫震驚的眼神中,孫悟空掌間赫然出現了一團小世界。
清氣上浮,濁氣下沉……世間萬物極速演化,悠久之于一瞬……
王倫親眼目睹,其中:自己乃是一道童,山中養著這方天地中第一株桃樹,那猴子是桃樹下一顆頑石,萬萬年相依相伴,有一天他們共同化形而出……
接下來,一幕狗血的大型古裝神話言情劇上演……
目瞪口呆中,孫悟空掌間世界復歸混沌,又演化出一副畫面。
其顯示出的,赫然是不久前自己大戰觀世音菩薩后的畫面:
自己與孫悟空簡單交流過后,替他取下金箍兒,一起通過月光寶盒穿越到五百年后。
那牛魔王見勢不妙,逃之夭夭,至尊寶與白晶晶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而孫悟空與紫霞之間,還來不及互訴衷腸,好端端又摻合進去一個青霞,眼看著,一幕家庭倫理劇——《我和大姨子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就要上演,忽然,地涌金蓮,天花亂墜,天地之間,被一片宏大的佛音、佛光所籠罩。
二尊者、三菩薩、四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眾比丘僧尼、優婆塞夷、大小圣僧、護法伽藍、八部天龍紛紛顯出真身。
人挨人、人擠人,盤絲洞上上下下頓時被圍的水泄不通,連條縫兒都沒有給眾人留下。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