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與天道地道并列的人道盛極而衰,是否昭示著人族會誕生一尊圣位?伏羲道友,不正是人族圣皇嗎?”
“只要想方設法將人族其他有望成圣之人除去,何愁圣位不落在伏羲道友身上?”
“道友還覺得貧道只是憑空猜測嗎?”
女媧沉思良久,緩聲道:“道友打算怎么做?”
卻是默認元始道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初步有了答應的意向。
當然,最終還得視情況而定。
哪怕是為了兄長成圣,也不是不惜代價,付出總要有個限度。
元始道人肅然道:“貧道有個一石二鳥之計,關鍵在于以下幾步,還需道友通力配合……”
女媧聽完臉色微變:“道友此計太過惡毒,人族恐有可能滅族,恕本座無法答應……”
話還未說完,便被元始道人打斷:“當年若非龍鳳麒麟三族近乎全部覆滅,豈有道友成圣的機會?巫族十二祖巫不隕落只剩后土一人,她豈有可能成圣?”
“道友試想一下,人族不滅或者不處在滅絕的邊緣,伏羲道友憑什么成圣?光憑自己努力修煉嗎?如果單純的修煉有用,天地間怎可能只有區區七圣?”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道友若沒想過替兄長爭取成圣的機緣,權當貧道沒說過。”
女媧深吸口氣:“按照道友的計劃,不僅人族會慘遭厄運,截教恐怕會跟著遭到重創,通天道人可是道友師弟啊,道友難道一點情面都不顧?”
她說的還算委婉,真要照元始道人所說的去做,截教何止重創,有很大概率會消失在這個世界。
在她看來,兩師兄弟固然有所分歧,總有重歸于好的一天,有必要一點情面都不講,非得弄的你死我活不可嗎?
元始道人卻不這么想,義正言辭說道:“通天師弟已誤入歧途,貧道所作所為不過是撥亂反正,引他回歸正途。”
“過程中難免有所陣痛,等過了這陣,他自然能體會到貧道的良苦用心,屆時感謝貧道還來不及,何來不顧情面一說?”
他堅信自己才是對的,通天師弟的理念根本就是錯的,就該消失在世間。
等他大功告成,屆時就算通天師弟有所不滿,也無濟于事。
不僅如此,屆時就算太上師兄也攔不住他。
女媧聞言沉默不語,她不知道該不該答應元始道人的提議。
“其一,”
哪怕不一定能成,
“這是風氏族長的親筆信,有莘族長命人手持此物,到了東疆,風氏自然給予一定協助。”
“這是蓋有本皇子印信的文書,持文書可借用傳送至東疆的巫陣,費用自理,本皇子顏面還沒大到一次性傳送幾萬人不收費的地步,有莘族長當理解。”
“這是本皇子的親筆信,有莘氏若想投靠皇子,可持信去找二皇子姒昊或三皇子姒離,此二人皆為皇子當中出彩之人,有足夠的實力庇佑有莘氏,不過有得必有失,有莘氏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姒癸將準備好的東西交給有莘幕,他既然收了定金,還想收剩下的“余款”,自然要說到做到,并將此事辦理妥當。
風氏不必說,雖然實力大不如巔峰時期,比之涂山氏祝融氏遜色幾籌,但依然是東疆之地霸主。
身為姒癸的母族,又聽聞姒癸蒙大宗正賞識,自然不會連這點要求都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