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吃?好啊!”香珠臉上浮起驚喜,略含羞澀地瞥了眼和尚。
“奴都忘了,今天是七月七。”
……
劍難道雖非嶺南道、西秦道那等窮山惡水之地,可也遠離京畿繁華。
文和縣作為廣元郡首屈一指的大縣,日暮時分,街面上的店鋪大多都已打烊,行人也明顯稀疏了許多。
駕著牛車打著哈欠的農夫。
挑著扁擔滿臉笑容的商販。
身著褒衣包裹幞頭的書生。
還有低垂螓首面帶紅暈行色匆匆的婦人……對于周逸而言,一切都充滿新鮮。
“那位小娘子的行走姿勢……有些蹊蹺啊。”
周逸撓著光頭,瞬間明白了什么。
默默告誡自己,不該有的好奇依舊別有。
今天是七月七,也就是傳統的七夕節,乞巧節。
世俗狗男女集中發狗糧的日子。
也是小僧最不開心的時候……
關于乞巧,周逸倒是知道一個發生在另外一個唐朝的典故。
據傳,唐玄宗李隆基常在七夕之夜,在皇宮搭建高臺,以瓜果供織女。
又讓宮女拿七孔針穿針引線,祈求織女上仙賜予“巧”。
再將蜘蛛放在小金盒里,待到天明打開盒子查看蛛絲的疏密程度,以此判定所得“巧”的多少。
彼時周逸只當是封建迷信,如今他卻有些不確定了。
這個世界縱然沒有神仙。
可一定也有類似的高人吧。
“先生你看,那些大戶人家,都在忙著收曬了一天的綾羅綢緞。這也是七月七的傳統之一。”
“之一”兩個字,香珠有意加重。
七夕節的真正含義,先生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周逸笑道:“是嗎,我也曬了一天了。”
香珠奇道:“衣服嗎?”
“當然不是。”周逸目光順著自己身體向下移去,微笑道:“是一樣,你所沒有的東西。”
香珠一怔,旋即雙頰通紅,羞澀的低下頭:“奴家沒有的東西……先生你好壞壞啊!”
周逸奇道:“你想什么呢?”
香珠扭捏道:“先生在想什么,奴就在想什么。”
周逸伸手向下,摸了摸肚子:“我是說我肚子里的書,你有嗎?”
香珠張大嘴巴,隨后狠狠白了眼周逸。
這些日子,先生閑來無事就喜歡翻閱徐府藏書,也沒少讓她多看點書。
可她哪聽得進去,看書簡直要人命啊。
“先生,我知道一個好地方。肯定還沒打烊。”香珠湊到周逸耳邊。
“行吧。”
周逸跟隨香珠,行走在縣城昏暗僻靜的長街上。
兩旁皆是青磚黑瓦的小院或是黃泥土墻的老屋。
人聲輕寡,燈火暗淡。
轉過一株老槐樹,又上了柳岸旁的青石拱橋,眼前豁然一亮。
河岸一側,商鋪林立,藍灰色的幡牌布條隨風而舞。
酒樓,茶肆,客棧,賭坊,牙行,典當行……應有盡有。
燈火通明,人影幢幢,沸反盈天。
“文和縣雖小,卻也是五臟具全,那里就是本縣最大的酒樓,慶春樓。”
香珠邁著盈盈蓮步,邊走邊介紹。
身側的周逸卻猛然止住腳步,扭頭望向不遠處的河岸垂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