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周逸也看到了對面坊主的魂魄。
生者的魂魄,乃是由五臟六腑所藏之精氣凝聚所孕。
在周逸看來,魂魄更似是一種若真若幻,若實若虛的存在。
未獲氣感的凡夫俗子,他們的魂魄或躺,或趴,或蜷,就如同羊水里的嬰兒。
比如眼前的坊主,他的魂魄就是四腳朝天的形態。
須臾,一行宛如煙熏般的黑色小字,從坊主葛疇的背后升騰而起。
‘葛疇,廣元郡人士,自幼家境殷實,曾考取過秀才……’
周逸嘴角浮起淺笑。
……果然,黑色小字也可以這么用。
既然死者的陰魂,能夠通過黑色小字,獲取短期記憶。
那么活人的生魂,自然也能通過黑色小字,汲取生平事跡。
前提是,自己必須能夠看到對方的魂魄。
好在,自己借助斬殺風之君的第四縷青煙,終于讓養生之力,提升到了觀魂武人的層次。
人之魂,吾今可觀。
彼之魂,吾亦可觀。
……
“小師傅?在想什么呢?”葛疇晃了晃手,奇怪地問道。
周逸收回目光,朝向坊主葛疇微微一笑,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等坊主找到佛經,小僧自會來找坊主。小僧還有點事,就先告辭了。”
經驗告訴周逸,但凡黑色小字中出現過一次的凡人,就如同被自己登記在案。
日后事無巨細,點點滴滴,都會出現在黑色小字中。
譬如徐芝陵,譬如腸奴,譬如來自江南道的那對主仆。
這也是周逸兩個多月來,總結出的規律之一。
于是乎,從這一刻起。
一旦書坊之主葛疇發現了佛經,無論自己身處何地,都將會于第一時間知曉。
直到周逸的身影在街角飄遠。
葛疇依舊沒有收回目光。
身后一名年輕的坊工學徒撇了撇嘴。
“師父,那個人好大的口氣,搞得神神秘秘,不就是個假和尚嗎?”
另一名學徒也低估道:“是啊,上次來的那個霸上縣田僧人,同樣也是求佛經的,卻留下了姓名鄉籍住址,可不比這個假和尚實在。”
葛疇收回目光,笑了笑:“你們覺得他是假僧人,那個田僧人才是真和尚?”
兩個學徒相視一眼,隨后都在點頭。
“那位田僧人,有好多信徒啊。”
“是啊,每次來郡府,都前呼后擁的。這應當就像是書里描述的佛寺住持吧?”
聞言,葛疇啞然失笑。
他自然知道那田僧人,昔日乃是一鄉間地主,卻也懶得費口舌和學徒解釋。
至于剛才留下佛經的年輕僧人……光是與他同來的那兩人,就讓人望而生畏,絕非凡俗之輩。
也不知都是哪來的權貴,白龍魚服,隱姓埋名,與這僧人結伴而行。
這僧人,不管是真是假,想來身份都不會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