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接下來的日子里,周逸也就念念佛經,學學術法,逗逗夜馬和侍女,悠閑且充實。
縣里人的忘性似乎也很大,漸漸的,關于陳池的非議少了下去,連帶著對妙手銀僧的的熱情,也降低了許多。
當然,熱情減少的,僅限于男性縣民。
中元節的前一天,周逸前往徐府,為徐小郎君的幾位好友之子點天灸,一路上就收到了二十多戶婦人贈送的畢羅。
回來后直接裝滿了兩大籮筐,看得香珠咬牙切齒,追問小仵作是不是他走漏了和尚喜歡吃畢羅的風聲。
事實上,但凡長著眼睛,見到銀僧家的侍女偷偷摸摸去買畢羅,都會猜到些什么。
雖說看到的人不多,可經不住一傳十,十傳百啊。
小仵作老實巴交,從不說破。
周逸也懶得揭穿,倒不是為了某人的面子,而是不想這位閑不住的珠侍女再搞出什么妖蛾子來。
每日一大早,香珠抹著汗,辛苦呈上熱氣騰騰的畢羅時,周逸總會簡單夸上兩句,小仵作悶頭就吃,從不說話,配合默契。
不需要奔波勞碌斬妖救人的日子,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
轉眼,又是大半個月過去。
天師道那篇秘籍里的術法,周逸已掌握了幻術和隱身術。
這術法說到底,乃是修行之人所修煉出的術道之炁,操縱天地之間的五運六氣,所產生的威能與變化。
何為五運: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行規律。
何為六氣: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所對應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
所謂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兩兩相輔相成,施術時再以術道之炁為君主,臣輔以咒語、手印、存思、觀神等法門。
有些術法甚至還需借助蘊藏靈氣的寶物,或是踏罡步斗之類秘法,或需暗合星辰斗宿等等。
并且環境不同,施術手法也會有細微差別。
總而言之,十分的繁瑣復雜。
對于術修的天賦、心性、耐心、悟性等,都有極高要求。
普通的天師道弟子,光修一門完善的隱身術,沒有個五六七八年,很難有所小成。
期間,周逸還攻略了變物術,如今也已小有心得。
直到前天晚上,他終于用榆錢樹葉偷偷摸摸變出了第一個人形生物。
那是一個面露微笑的中年大叔,和善,淳樸,溫柔,如沐春風。
遺憾的是,表情似乎不會變,始終在笑。
畢竟這變物術已算是中高難度的術法,何況是將葉子變成活人。
可還沒等周逸用另一片葉子變出衣服,就被開水喝多起來噓噓的小侍女給撞破。
結果自然是……
某侍女又罵又吐,吐完又罵,大罵文和縣民風不淳,百姓不樸,官府無能,某神捕沒了胡子后就是個擺設,竟然坐視登徒子夜晚果奔到別人家的院子里,對著和尚****……居然連和尚都不放過!
……
小院中,天朗氣清,秋風正好。
周逸看向掃地時還在罵個不停的小侍女,以及捂起耳朵皺眉讀書的陳池。
臉上浮起純良的淺笑,隨后悄悄將葉兒往袖里深處塞了塞。
“也不知我這變物之術,與天師道高足們比起來,還有多少差距呢?”
空氣中,又是一行黑色小字升騰而起。
周逸挑了挑眉毛。
“哦?終于到達徐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