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丁醒參加由雀公公與泥婆婆主持的宴會,列席者主要是劍峰山內的朝元期修士,除了個別外出或者在參閉玄關,其余盡數到齊。
丁醒與同道們混了一個臉熟,到此算是在這里安了家。
劍峰山上的絕大多數修士,日常時都待在自家的冰火靈洞內,要么辛苦練功,要么就是在煉丹煉寶,外出者寥寥無幾。
所以劍峰山中雖然住了數萬修士,卻很難在山外見到他們的身影。
按說像丁醒這種朝元期修士,閉關才是正常習慣,但是自從他落戶以后,卻是片刻也不愿意貓在自己洞府里,幾乎整日都在外奔波。
他降臨黑曜星是有重任在身,目的是為了追尋雪摩士與十二重樓的下落,因此他把時間全都用在在了打探線索上。
他擁有人書在手,能夠捕捉生靈命脈情況,又擁有地書封印的四件猿寶,可以用來感應十二重樓的蹤跡。
劍峰山上冰火交匯,是雪摩士與十二重樓最有可能藏匿的地界,可惜丁醒使用人書與地書反復檢查,卻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這讓丁醒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劍峰山外。
但放眼整顆黑曜星的土地,基本都被黑石與火漿覆蓋,并不存在其它秘境或者靈域,丁醒想要山外尋找雪摩士與十二重樓,他只能進行地毯式的大排查。
這種排查方式倒也簡單,就是使用人書與地書在一片接一片的區域內進行感應,等把地表全部檢查一遍,如果還是找不到任何蹤跡,那到時丁醒就要施展土遁術,深入地底繼續感應。
等把黑曜星里里外外全部檢查一遍,丁醒相信總歸能把雪摩士與十二重樓找出來。
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個巨大問題,那就是異常耗費時間。
四五個月下來,他僅僅把劍峰山外的萬里區域內跑了一遍。
其實,人書檢查起來非常方便,數日就能出結果。
關鍵是地書的使用極其麻煩,丁醒要把書中的四件猿寶全都取出來,每走數十里,各自驅使一番,看看猿寶是否會發生反應。
途中遇上一些峽谷、瀑布、地窟一類的隱蔽環境,他都要潛入進去瞧一瞧,他的細致程度縱然比不上大海撈針,卻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正是他做事過于嚴謹,所以他朝劍峰山外推進的速度才會如此緩慢。
遺憾他這般不辭勞苦,卻沒有迎來一絲一毫的收獲。
這讓他漸漸對起了疑慮,認為漫天撒網并不是正確的尋找方式。
但除了漫天撒網,他并沒有其它更有效的辦法,苦惱之下,他也只能繼續擴大山外的搜索范圍。
等他在山外辛苦了整整半年以后,一件意外的邀約,讓他的搜查行動迎來了轉機。
這一天。
丁醒獨自徘徊在一條巖漿長河的岸邊,正在猶豫要不要潛入河底檢查一番,忽聽一陣劍嘯聲,由遠至近傳到耳邊。
他扭頭去看,見是自己府上的侍女冉晴,領著一男一女兩位朝元期修士,像是專程趕來尋找自己。
三人御劍降落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