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個是鴻清教主的孩兒,一個在護佑五樂山的蜉壽桃樹,按照輩分,他們都是我的前輩,我不會指示他們做任何事,反而會以禮相待,讓他們平安定居在這里,直至你歸來為止!”
無花鎮守在這里,她就是一言九鼎。
無論丁醒愿不愿意,都必須孤身闖入第七重天。
人面蟲不想讓丁醒為難,就說:“賢弟不用擔心我,我相信無花道友不會出爾反爾。”
風婆婆算是五樂山的家將,對無花的信任程度更高,她把那顆袁河贈送的天祿神目交給丁醒,然后說道:“老身原本是想陪著教主老爺,但既然無花娘娘下了御令,那老身必須遵守!”
“也罷!”
丁醒聽人面蟲與風婆婆都已經做了決斷,他就不再堅持什么,身形一晃,遁入了第七重天入口。
等他從入口出來。
原本只有巴掌來大的羅盤,忽然漲成了丈許寬高,把丁醒肉身攝入其中,牢牢保護了起來。
丁醒極目遠眺,視線內只有一座龐廣無邊的雕像,他一路爬升,飛至雕像的頭顱處,神念散開到極致,總算窺視清楚了頭顱的樣貌。
儼然就是一座僧士雕像,他光禿的天靈蓋上,長滿了一顆接一顆的肉髻,頗有佛陀的莊嚴寶相。
丁醒卻對他極其陌生,洪荒紀時誕生的八位佛陀,全都有靈影留存于世,每一位佛陀的面貌,丁醒都一清二楚,但他對眼下的雕像卻極其陌生。
這說明雕像并不是洪荒紀的生靈。
但它到底是誰呢?
就在丁醒疑惑時,只見一難大師飛至附近,對著雕像單手作揖,爾后說道:“丁施主知道這雕像的來歷嗎?”
丁醒反問道:“你像是知之甚詳?”
一難大師微微搖頭:“我其實了解的并不詳細,僅僅追溯了一個大概!”
他指著雕像,繼續說:“第七重天內的遺址都與滅真紀有關,滅真紀是洪荒紀之前的歲月,起源于三教創世,丁施主是否知道三教來歷?”
一難大師見丁醒沉默不語。
他就自問自答:“你們的三教,第一為人教,教主道號人農,他創造了人族,先天誕生了七十二位人修,其中之一名喚傳庶!
第二為荒教,教主道號邪淵,他創造了妖魔兩族,先天誕生三十六位修士,其中之一名喚六耳!
第三為古教,教主道號巫后,她創造了佛冥兩族,先天誕生二十四位冥族修士,其中之一名喚磐一!”
丁醒不止一次聽聞,三教先師是六耳、傳庶與磐一。
他以前一直認為三教先師寥寥無幾,只有這三位,今日聽了一難大師介紹,他才明白三教先師其實有一百多位。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緣故,三教先師相繼隕落,只剩下六耳、傳庶與磐一活了下來。
丁醒手指面前的雕像:“他是何人?”
一難大師回答道:“如果我沒有猜錯,他應該是古教的如故先師!滅真紀時,曾經爆發了一場奪山大戰,貴三教先師為了保護山位,基本都舍身在了這場戰斗里,六耳、傳庶與磐一是幸運的存活者!”
丁醒繼續追問:“我三教先師的敵人是誰?”
一難大師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不管敵人是誰,貴三教先師打贏了這一仗,捍衛了三教山位,只要山位仍在,貴三教的統御就不會被終結!”
丁醒見一難大師不肯明言,他就繼續查看雕像,等他把雕像上下打量一遍,發現雕像端坐在一座椅子上。
這椅子開辟在山巔,丁醒越過雕像,繼續朝其它方向查看,只見整座山巔共有一百零百個座椅,每一座椅上都端坐一位修士。
丁醒曾經見過的六耳、傳庶與磐一的雕像,赫然都在這些座椅當中。
丁醒看完一遍,心中漸漸有了明悟,這些座椅應該就是山位。
但山位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