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他擁有的是垂釣技能。
釣龍蝦也是一種垂釣不是。
只是他之前沒有意識到,釣龍蝦也是一種垂釣而已。
一首詞嗎?
趁孩子們還沒回來,先看看是一首什么詞?
喚出物品欄,找到剛剛得到的詞。
打開。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
第一句,就讓李悠然愣住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生死相許……
李悠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剛剛看過的,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
那不就是生死相許嗎?
這首詞和那個故事,竟然如此匹配。
這首詞掉落得好啊!
只是,這樣生死相許的愛情,在現實中……當然應該也有,但肯定很少很少。
不過,不管怎樣,這句話用作一種誓言,是相當美的。
也定然會讓無數人憧憬。
從看到這句話的第一眼開始,李悠然就喜歡上了這句話。
誰又不想擁有一份生死相許的愛情呢?
這首詞的作者用情非常深啊!竟然能夠寫出這樣一句話。
在地球上,這句話的傳唱度,一定相當高吧?
看看作者的資料。
元好問,地球上宋金時期的文學家、歷史學家。
然后還有作者寫這首詞的原因。
李悠然很有興趣去看。
相傳,元好問在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的途中,在經過汾河岸邊時。
一位張網捕雁的農夫告訴他,早上他捕捉到兩只大雁。
殺掉其中一只后,另一只掙脫網了,然后逃了出去。
逃脫的大雁在死雁上空悲鳴哀叫,久久不愿意離去,到后來竟然撞死在地面上徇情。
聽完后,元好問被兩只大雁感動。
于是,向農夫買下兩只死雁。埋在汾河岸邊,并稱之為“雁丘”。
然后揮筆寫下了這首《雁丘詞》。
原來是這樣。
李悠然看完后,輕聲一嘆。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那只逃脫的大雁選擇殉情,都讓人唏噓和感動。
詞好,這個故事也好。
“悠然哥,又逮到幾只。”孩子們從竹林里出來了。
李悠然收回物品欄,暫時不再去管那首詞的事情。
看著孩子們手機逮著的筍子蟲,笑道:“好!先放著。等鐵娃子拿了鹽來之后,我們開始燒。”
“好!”孩子們異口同聲。
將筍子蟲放進口袋里,然后開始守著釣龍蝦。
過了一會兒,鐵娃子回來了。
將鹽展示給李悠然看,“悠然哥,我把鹽拿來了。”
李悠然點頭笑道:“好,辛苦了。我們開始燒筍子蟲吧。”
“好!”孩子們再次異口同聲。
有李悠然帶著他們一起燒筍子蟲吃,他們很是有些興奮。
比沒有李悠然在的時候,要興奮得多。
李悠然的興致也不錯。
和孩子們在一起,他總是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