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當時的場景一樣。
原來,徐文長將當時的場景畫了下來。
李悠然十分驚喜。
陳躍一連提了幾個問題,林河還沒來得及回答。
有游客率先說道:“難道這是徐文長大師近期的作品嗎?徐文長大師再次作畫了?”
陳躍聞言點頭,“的確應該是徐文長大師近期的作品。”
林河接口道:“不錯。這幅畫是徐文長大師不久前畫的。幾天前,我有幸跟著謝意大師一起,去了一趟龍城。然后看到了徐文長大師的那幅畫。那幅畫的意境之高,簡直超乎想象。我能夠有幸所見,簡直前所未有的幸運。”
說著,林河忍不住的感慨萬千。
而陳躍說道:“林河,你是說,你是在龍城看到那幅畫的?這么說來,徐文長大師隱居在龍城的傳言,的確是真的了?”
林河點頭,“不錯,徐文長大師目前在龍城。幾天前,謝意大師就是特意去龍城拜訪徐文長大師的。”
謝意,天境城畫家協會會長,著名國畫大師。
其名氣和地位,與古意相當。
陳躍又道:“可是,徐文長大師已經封筆多年,怎么會突然又有興致,畫這么一幅畫呢?”
這個問題,現場圍觀的游客們,也同樣非常好奇。
林河長長的感慨一聲,然后指著畫上的詞說道:“這就與這首詞有關了。正是李悠然這首詞,讓徐文長大師突然有了作畫的興致。”
李悠然微微一笑,事情果然如此。
而陳躍和現場的游客們,則全都吃了一驚。
竟然是因為這一首詞?
不錯,這一首詞的確寫得相當好,非常有意境,十有**能夠成為經典。
但要說徐文長會因為這一首詞,而突然有了作畫的興致,感覺還是有些不大可能。
畢竟,徐文長已經封筆多年。
現在再次作畫絕對是因為突然有了極高的興致。
而這一首詞,能夠讓徐文長擁有極高的興致嗎?
林河微微一笑,又說道:“如果你們知道了這首詞的誕生過程。或許就不會覺得意外了。”
“嗯?”陳躍道,“難道這首詞的誕生過程,有什么特殊?”
現場的游客們,全都看向林河,他們也十分期待答案。
林河又是一笑,繼續說道:“在龍城西郊,有一個叫做尋仙道的地方。風景極是秀麗,比我們這翠幽谷,還要秀麗許多。徐文長大師就隱居在尋仙道。
尋仙道有一處地方,有一個偌大的湖泊。湖面非常寬,徐文長大師常去湖邊釣魚。
有一天,徐文長大師在湖邊釣魚。那個時候,正值桃花盛開之際。
湖邊上,幾株桃樹花開正盛。
那一天,釣著釣著,天空下起了細雨。
徐文長大師便拿出備用的斗笠與蓑衣……”
陳躍和游客們聽著聽著,目光都落到了林河所畫的畫上面。
林河剛剛描述的情景,和這幅畫非常相似啊!
湖泊、細雨朦朧、桃花開得正艷,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正在釣魚……
難道這幅畫,畫的是真實的場景?
林河繼續說道,“不久之后,湖邊走來三個人。一個年輕人,兩個中年人。
三個人看到徐文長大師,并不知道徐文長大師的身份,但卻主動交談幾句。
恰好,徐文長大師的魚上鉤了,他釣上來一條肥碩的鱖魚。
年輕人見此情景,便以樹枝作筆,在泥地上寫下了一首詞……”
陳躍和游客們越聽越是驚奇。
陳躍驚聲道:“難道那個年輕人就是李悠然?他寫下的詞,便是這首《漁歌子》?”
林河點頭,“正是。”
陳躍更驚,說道:“這么說來,李悠然是看到當時的情景之后,立刻就寫下了這首詞?”
林河感慨道:“沒有錯,就是如此。”
陳躍感慨道:“我還以為這首詞是他反復推敲,細細琢磨,反復修改之后寫出的。沒想到是在現場頃刻之間寫出的。李悠然寫詩作詞的能力,竟然如此之強嗎?”
林河道:“恐怕的確比我們想象中更強得多。我在龍城的時候,還聽說了,他其它的那些詩,像《詠柳》、《詠鵝》等,也基本上都是在頃刻之間寫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