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男子在心里琢磨著要怎樣打圓場?
秦月的臉上更是古怪。
大家的看法的確不錯,這首詩的確有些粗鄙。
只是,悠然先生為何要寫這樣一首粗鄙的詩呢?
秦月想不太明白。
不過,她知道,李悠然既然這樣寫了,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只是現在自己還沒有發現而已。
會有什么道理呢?
秦月很有興趣。
這個時候,又有一小群人來到了這個聚集點。
“咦?有人剛剛完成了一首詩嗎?哈哈哈!那我們倒是來得巧了。是一首什么樣的詩?我們看看。”
新來的人都去看李悠然剛剛寫的詩。
看過之后,全都哈哈大笑。
這尼瑪也是詩?
這是哪個神仙寫的啊?
新來的人全都樂了。沒想到在今天這樣的大型詩會現場,還能夠看到如此粗鄙不堪的詩。
不會寫詩其實沒有什么。今天來到現場的人,有很多人其實都不會寫詩。他們是來看熱鬧的。
但是,不會寫詩就要有自知之明啊!
不會寫詩還堂而皇之的將這樣的詩寫出,實在是有辱今天這場詩會之名嘛。
這是誰寫的啊?
之前就在這里的人,包括眼鏡男子在內,突然之間很是有些尷尬。
怎么感覺自己都跟著丟人了?
這小子害人啊!
所有人都看向李悠然,意思是讓李悠然趕緊自己承認。
眼鏡男子這個時候也不想要如何打圓場了?
隨著有新的人過來,這圓場感覺是沒法打了。
罷了,不管了。
成年人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李悠然輕咳一聲,現場眾人的反應,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這也是他會把這首詩寫出來的原因。
如果眾人不是這樣的反應,他這首詩還白寫了。
現在這樣很不錯。
這首詩是之前系統掉落的,來自地球的一首詩。
系統之所以會掉落這首詩,當然是有原因的。
這首詩在地球上很出名。可以說是流傳千古的名詩。
或許“名詩”兩個字可以加個引號,但的確很出名,也的確已經流傳了千年。
這首詩在地球上,從唐代起,就已經開始在民間流傳了。
相傳是一個叫做張打油的人所作。
張打油以賣油為生。在某年冬天的一日,時逢大雪。滿目皆白。
張打油詩性大發,吟了一首詩。
便是這首,“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詩咋看之下,粗鄙不堪,用詞可笑,毫無美感。
更是沒有一點章法,沒有絲毫的平仄韻律。
但是,細細一品味,卻也有些韻味。
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
通篇寫雪,卻不著一“雪”字。
然而,雪的形神卻十分躍然。
遣詞用字雖無美感,但俚俗拙樸,也算是一種特色。
尤其是“腫”字,用得甚至還可以說非常傳神。
所以,這首詩看似粗鄙不堪,但卻很有些意思。
而且,正是從這一首詩開始,地球上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做“打油詩”。
打油詩往往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
另外,其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于平仄韻律。對文學知識和格律的要求不高。
這樣的詩往往很容易在普通人中口耳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