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磕了一個頭出店去了。
包拯見了,有意與武生結交,便邀請武生喝酒。
武生受邀。
包拯自通了姓名之后,又問武生姓名。
武生說自己姓展名昭,字熊飛。
既是武生,那這展昭明顯就應該是江湖中人了。
江湖背景開始出現了。
這果然是一部破案與武俠相結合的作品。
非常有意思。
而且,這個時候李悠然完全確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不久前掉落的一個故事《鍘美案》,就是這部《三俠五義》里的一個故事。
其實一開始看了作品的相關介紹之后,李悠然就已經有所猜測了,只是并不完全確定。
現在,基本上可以說,已經完全確定了。
先掉落其中一個故事,然后再掉落整部作品。
這種掉落方法,真的很有意思。
越來越感覺,將《鍘美案》拍成電影作品推出,是完全可行的了。
要不待會兒就開始動手,將其改編為電影劇本吧?
這對李悠然來說,并不困難。
不過現在,當然是繼續往下面看。
先把第一個故事看完。
包拯、展昭二人在飯店里一番言談之后,展昭說有事先行告辭離開。
包拯、包興主仆二人也繼續趕路。
晚上,借宿在一座叫做金龍寺的寺廟里。
這金龍寺是一家黑寺,兩個兇僧經常殺人越貨、搶奪婦女。
包拯很快就被兩個兇僧盯上了。
而且,寺門和房門均被兇僧鎖死。
包拯、包興二人無法逃出。
不過,兩個人倒也不懼,在屋中等著兇僧前來。
不多時,果然有人到了屋中。
只不過來的不是兇僧,而是展昭。
原來,白日飯店中,對展昭口稱“恩公”的道人,同樣是金龍寺之人。
道人曾告發兩個兇僧,兩個兇僧卻買通官府。道人反而成了誣告,被逐出境外。
道人冤屈無處可申,便欲自尋短見。
展昭恰巧經過,救下了道人。
并從道人口中得知了,金龍寺中兇僧害人的事情。
展昭決定鏟除兇僧,為民除害。
就這樣,展昭來到金龍寺除惡。
沒想到意外的救下了包拯、包心主仆二人。
最后展昭當然成功將兩個兇僧鏟除。
看來,展昭在書里的定位,應該是一個武功高強,又行俠仗義的大俠。
而且,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后,說不定還會協助包拯審案。
一文一武,簡直是完美搭配。
李悠然在心里如此想。
整部作品越來越讓人期待了。
第一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繼續往下面看。
包拯到京之后,開始考試。
中了第十三名進士。
然后得了定遠縣知縣之職。
走馬上任。
剛一上任,就發現有一個剛剛結案的案件有些蹊蹺。
在一座寺廟的迦藍殿里,有一個僧人被殺死。
兇手已被抓獲定案,是一個叫做沈清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