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軒便是其中之一。
梁軒試鏡剛一出場,李悠然就眼前大亮。
像,很像。形象像,感覺也非常符合。
只要對方愿意,公孫策的演員就是他了。
雖然試鏡表演還沒有開始,但對方既然是明星演員,李悠然并不懷疑對方的演技。
不過,梁軒試鏡的角色是包拯。
作為明星演員,他當然要試鏡主角。
陳世美雖然也是主角,但卻是反面主角。
第一選擇當然是正面主角。
很快,試鏡表演結束。
演技方面的確沒有問題,李悠然很滿意。
然后對梁軒說道:“很抱歉,你不適合包拯這個角色。不過,你很適合公孫策這個角色。不知你是否愿意出演公孫策一角?公孫策的角色雖然沒有包拯重要。但也是重要角色。”
梁軒表示自己要仔細考慮一下,希望李悠然能夠給他一些時間,讓他考慮。
李悠然表示理解,說仔細考慮是應該的。
最終,梁軒經過仔細考慮、慎重權衡之后,答應了出演公孫策一角。
至此,公孫策一角的演員正式確定。
劇組的試鏡工作繼續進行。
到第四天結束的時候,除包拯之外,其余所有角色的演員全部確定。
除飾演公孫策的演員梁軒為明星演員之外,其余演員都為普通演員,又或是新人演員。
飾演展昭的演員馮勁,還是替身演員。
第一天第一個參加試鏡的演員葉江,也得到了一個角色。
他將飾演韓琪。
陳世美派韓琪追殺秦香蓮,及其兒女。
韓琪得知真相后不忍下手。為求忠義兩全,最終揮刀自盡。
戲份不多,但卻是忠義之士。
得到這樣一個角色,葉江還是相當興奮和激動的。
劇組選角工作已經進行了四天。
四天就只剩下包拯一角的演員沒有確定了,效率還是相當高的。
而在這四天時間里,娛樂媒體們沒少報道,逍遙子的書迷,以及大量的網友,也始終在關注。
演員圈子,包括很多大牌明星演員,也同樣在關注。
還是那個盡是大牌明星演員的聊天群里。
“梁軒好歹也是明星演員。他主動去試鏡包拯一角,也就罷了。最后竟然答應了出演公孫策一角。真的有些意外。”
“他有他的考慮吧。可能認為這部電影會火。畢竟是逍遙子的電影嘛。雖然看起來不可能會火,但逍遙子卻有可能讓你感到意外。”
“逍遙子那些作品,的確每一部都大火,人氣很高。但電影可不是小說作品。電影要火起來,可比小說作品火起來要困難、復雜得太多了。逍遙子這部電影想火,難,很難。”
“的確很難。如果有大牌明星演員坐陣,或許會容易一些。但可惜他們人氣最高的演員梁軒,都只能算是普通明星演員。對票房的號召力非常有限。”
“誰說不是呢?除了梁軒之外,其余都是普通演員、新人演員。飾演展昭的馮勁甚至還是替身演員。展昭可是一個重要角色啊!再加上題材冷門。想火幾乎是不可能的。”
“馮勁并不是主動去試鏡的。而是逍遙子在《擂臺》拍戲現場意外找到的。他看中馮勁,應該有他的道理吧?”
“要我說啊,就是逍遙子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他認為馮勁適合飾演展昭,但事實很有可能未必如此。他終究不是導演,也不是演員,沒有專業眼光,看人未必看得準啊!”
“我同意這種說法。而陳越作為導演,他應該是有專業眼光的。他應該給逍遙子提建議的,而不應該逍遙子說什么就是什么。”
“逍遙子是電影作者,又是投資人。就相當于是老板了。。。陳越不敢多說什么,也可以理解吧。他終究沒什么名氣。沒有名氣就沒有底氣。”
“包拯一角的演員,也是逍遙子親自在選。也不知道最終會選誰?”
“不管選誰,都一定是根據他自己的感覺來的。”
“再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