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前看到神秀的那首偈語時,覺得不應該來這里打擾,還很是有些慚愧。
但看了李悠然的偈語之后,他們的心里又發生了改變。
即便是他們來這里拍攝,也不會對這里造成打擾。
佛門的確是清凈之地。但對于這里的僧人來說,只要心靜,即便是外界再吵鬧,也不存在打擾。
這是一種境界。
陳越幾人之前不懂。
但是現在,他們懂了。
……
神秀住持送走李悠然幾人之后,繼續參禪。
他近年來禪意進展甚慢。這讓他很是有些沮喪。
在他看來,他自己終究還是智慧不足,無法參悟更多。
如此下去,窮其一生,只怕也達不到更高的境界了。
所以,他感覺時間緊迫。他總是抓緊一切時間進行參悟。
希望勤能補拙。
他的那一首“身是菩提樹”偈語,已經在外界傳開。
所以,外界都說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神秀對于外界的說法,感到有些慚愧。
他認為自己當不得“大智慧”三字。
“住持,有一位施主有東西要交給你。”一位僧人在門外說道。
“拿進來。”神秀說道。
香客的事情,神秀還是很重視的。
僧人自然表示那位知客僧了。
他走進屋子,將李悠然請他轉交給住持的一折紙遞給神秀,說道:“那位施主在這紙上寫了字,說是想拿給住持看看。”
“字?”神秀十分疑惑。但還是接過了紙。
展開。
只見上面寫的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愣了。
然后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猶如醍醐灌頂一般。
只感覺壓抑著自己的某種桎梏,在一瞬間就被自己沖開了。
整個人說不出的神清氣爽。
神秀哈哈大笑,只感覺此時的自己前所未有的輕松。
他頓悟了!
都說自己有大智慧。而現在他只想說,寫出這一偈之人,才是真正的有大智慧。
大笑過后,神秀問知客僧,“那位施主現在在哪?可知他的姓名?”
知客僧也已經看到了紙上的字,他也不禁相當佩服李悠然的智慧。
他心里在想,“那位施主年紀輕輕,在佛法上的智慧卻比住持還高,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聽住持問起,回答道:“那位施主很年輕。姓李,名悠然。他說住持應該還記得他。”
神秀又愣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竟然會是那么年輕的李悠然。
愣過之后,又是一陣哈哈大笑,說道:“我又著相了。年輕又如何?誰說年輕就不能擁有這樣的大智慧了?虛元,帶我去見那位施主。”
知客僧道:“住持請隨我來。”
……
李悠然、陳越幾人在等著知客僧那邊的回話。
不久之后,看到知客僧回來了。
神秀住持也跟著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