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國師覺得那個殺了蔡京的兇手,還是個江湖義士?”趙煦問道。
張道靈點頭道:“不錯,貧道懇請陛下調查蔡京貪贓枉法之事,若其事屬實,則此人不僅無過,反而為朝廷出去一個大蠹蟲。理當重賞,建議召入軍中聽用。”
“什么?”大臣們聽了這話,直接失去了理智。
“殺了朝廷命官,還想讓朝廷重用?天底下哪里有這種事,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官員們紛紛反駁斥責。
并且還指著張道靈說道:“國師為何妖言欺君?”
“我沒有啊。”張道靈一臉無辜地道:“是陛下問我我才說的。”
趙煦開口阻止了眾人的爭議,然后朝張道靈問道:“朕讓開封府尹查辦此事,先抓住兇手,再查蔡京貪贓枉法之事。無論如何,兇手殺害朝廷命官,漠視王法,不能放過。”
“陛下英明。”張道靈稽首一拜,然后對開封府尹道:“大人若是有用得著我國師府的地方,盡管開口。”
開封府尹點了點頭,而張道靈又對趙煦道:“陛下,蔡京已死,貧道的事怎么辦?還請陛下重新指派官員,貧道一定盡力配合。”
“國師?哦,是那些狀告的事情吧。”趙煦想了想,對開封府尹說道:“就請愛卿派遣一位得力助手,將那些告狀之事查一查吧。”
就在趙煦說完話的那一刻,一群官員突然說道:“陛下,此事不必查了。”
“嗯?”趙煦看著一眾官員,道:“眾位愛卿,這是為何?先前是你們說要查的,現在為什么又不讓查了?”
只見右丞蔡卞說道:“陛下,俠以武犯禁,這些江湖人士久已不服王法,如今竟然敢刺殺朝廷大臣,實在罪大惡極。國師所做之事,正是正本清源之道。那些江湖人士身懷武藝,胡作非為,天下人苦之久矣。那些文告一定是誣告,應當一律打回。”
“右丞說的是!”
“這些江湖中人的確應該好好管教了。”
“國師做得對。”
“國師府的事不必再查了,要全力搜查殺害蔡尚書的兇手。”
張道靈成功撇清了蔡京的死和自己的干系,而且還沒有多費口舌為自己辯解。
這其中牽扯到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蔡京真的是他殺的,那么他應該立刻將矛頭指向所有的江湖人士,嫁禍給他們并進而論述自己抓捕那些江湖人士的良苦用心。
但他沒有,他甚至說出了殺得好這種話,而且對此還大加贊賞。
張道靈不會這么蠢,只有這件事不是他干的,他才敢這么說。
而且這件事也給了這些朝廷大臣們一個提醒,張道靈只是為了給皇帝煉丹,所以才得罪那些江湖人士,告狀再多,皇帝也不會真的拿他怎么樣。
張道靈做的事并沒有多過分,和江湖人士殺害朝廷命官這種事比起來,張道靈做的事情僅僅只對皇帝和一部分江湖人士有害,不會觸碰到官員們的根本利益。
但是如果一個江湖人士竟敢隨意殺害朝廷大臣,那這就是觸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了。
這是所有大臣都無法容忍的,他們就算貪贓枉法,也都是在朝廷的框架內得到處置,是有底限、有回旋的,有時候最多被罰酒三杯,最嚴重的也不過是貶謫。
可是那些江湖人士不同,他們行事全憑喜怒,動輒殺人全家,無所顧忌,而且這些人還具備超強的武力,絕對是朝廷的大忌。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國師府那點事查不查已經不重要了。
張道靈短短幾句話,就成宮將官員們對他的小矛盾,轉化成了官員們和江湖武林這個不受朝廷掌控的勢力的大矛盾。而且這也不是沒有先例,江湖人士刺殺朝廷官員,別說大宋,歷朝歷代都發生過。
所以官員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像全天下昭告朝廷的態度,敢私自動手殘害朝廷官員,朝廷絕對不會輕繞。
這一次大臣們意見空前的統一,就連趙煦看著團結一致的大臣,此刻也有些發懵。
要是王安石變法他們有這么團結,也就不會失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