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秦始皇朝張道靈問道:“新軍制可有不妥之處?”
張道靈放下藍本,道:“陛下,軍制改革旨在明確指揮作戰體系,具體還要從實戰中獲得的經驗進行細化改革。”
“嗯,你說的不錯,還有什么補充的嗎?”秦始皇問道。
張道靈說道:“陛下,《大秦軍律》擬定了嗎?”
秦始皇揮了揮手,近侍便將一封章本送到了張道靈的面前。
張道靈打開仔細看了看,不到十頁的章本里面寫了三百多條軍律。
“陛下,軍律才是軍隊的重中之重。”張道靈說道。
秦始皇點頭道:“不錯,當初商君變法時,也著重軍律的定立。”
“但這其中有很多已經不適用了,比如軍中連坐法,還有就食法,而且在下認為,還需要增加一些新律。”張道靈說道。
秦始皇目光看向張道靈,問道:“說來聽聽。”
張道靈道:“我大秦應當培養一些觀察使,在軍團、軍、師、團、營、隊、曲、伍每一級中派遣一位觀察使,他們的職位與指揮這支軍隊的將軍相同。但觀察使不能干預作戰和軍事,他的作用是監督將領和軍隊執行《大秦軍律》,以及戰后組織士兵娛樂,組織士兵對每一場戰役進行復盤總結,以及負責士兵的生活與精神。”
“尤其重要的是,監督將領不得打罵、體罰士兵,不得騷擾、搶掠百姓,一旦發現將領有違反的跡象,便向上級稟報處理。”
“在新的時代,大秦軍隊不能再一味地以殺戮人頭獲得軍功為目的,需要建立一支上下一心,所有將領、士兵以陛下為中心的軍隊。”
夙夕鳳目看向了秦始皇,只見他此刻已經陷入了沉思。
許久之后,秦始皇抬起頭來,看著張道靈道:“你說的很好。”
張道靈說的這個制度,是借鑒了德意志第三帝**隊的構想,進行領袖精神崇拜的建設,但去除了德三軍隊殘暴的一面。
這個體制很適合大秦,因為大秦最早走的就是這條路,在兩千年前,這個體制足夠先進,所以才能一統華夏。
但是在兩千年后,這個體制就有了陳舊的一面,需要革新。
“張校尉。”嬴政叫道。
張道靈抱拳應道:“在。”
“朕想讓你做大秦國的丞相,帶領眾人制定新的《大秦軍律》和《大秦律》。”嬴政緩緩說道。
“丞相?”張道靈一愣,隨后連忙道:“不行不行,陛下,我不行。”
夙夕輕笑一聲,說道:“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說自己不行。”
張道靈看了夙夕一眼,然后盯著秦始皇道:“那...我不干。陛下,我只想拿軍功...”
嬴政說道:“做十年丞相,就算沒有軍功,朕也將天子劍賜你。”
“十年?不干...”張道靈必須堅定地拒絕,秦始皇現在不僅是長生不老,而且也不再是普通人了,大秦國丞相看上去很厲害,但實際上已經沒有那么威風了。
而且他只要盡快湊滿百萬軍功,拿了天子劍就可以跑路了,何必卻做這個丞相。
并且,可能現在的大秦國丞相,其作用只能是秦始皇只是身邊的一個秘書而已。
嬴政臉上看不出喜怒,但夙夕的臉色卻有些害怕,很明顯她知道嬴政生氣了。
于是夙夕勸道:“張校尉,大秦國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陛下欽點您來做這個丞相,正是對您的器重。”
張道靈搖頭道:“我能力有限,做個前敵校尉已經是極限了,這個丞相做不來的,陛下,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夙夕還想再勸,嬴政卻開口道:“好了,朕不勉強你。”
“多謝陛下。”張道靈連忙謝道。
嬴政此時又開口說道:“大秦百廢待興,極為缺乏官員,張校尉有什么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