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敵有些好奇地道:“那沒寫呆的呢?”
張道靈笑道:“李鴻章、翁同龢就沒寫呆。”
七百多個前清官員拿著卷紙,一臉茫然地走出了學院。
“這是什么意思?”
“是啊,這三道題根本不像題。”
“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陛下怎么派他來考試呢?”
官員們你一眼我一語地抱怨道:“這怎么寫嘛?”
“是啊,怎么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這三道題根本沒法做!”
“復生你說呢?”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官員朝身邊問道。
可是他轉頭才發現,身邊那個人已經一溜煙跑了出去。
譚嗣同一路跑到城外的地里面,找到了一處茅草叢,將枯黃的茅草扒開,從下面揪出一根根嫩草根。
他直接把這些草根放進嘴里嚼了嚼,嚼著嚼著,他的眼中泛起了星光。
“草根是甜的,水分不多,吃多了難以消化。”譚嗣同答出了一題。
然后他又跑到樹林里,看著那些大樹,正想要動手,卻又猶豫了,樹皮能吃嗎?
就在此時,一個老農提著一把鐮刀進入林中,老農看著譚嗣同光鮮干凈的衣服,有些猶豫地道:“您是這片樹林的主人?”
“不是。”譚嗣同搖頭道:“老人家,您這是?”
老農聽他說不是樹林的主人,放下心來,然后說道:“俺來剝一點樹皮,回去煮...”
譚嗣同眉頭一皺,道:“樹皮能吃嗎?”
老農立即答道:“能啊,不過主要是榆樹皮和榆樹葉,把榆樹葉摘回去,用水泡半天再煮,不然苦得很。榆樹皮上有油,有點粘。先用鐮刀割下樹皮,剪碎以后放在鍋里炒,把水分炒干,再用石磨磨成粉末,你家里要是有糧食呀,就摻一點玉米面,沒有糧食就不摻了。味道還不是最差的,吃一頓可以飽半天哩。”
老農看著譚嗣同一身書生氣質,心生好感,“有時候呀,這樣吃還吃不成哩,把樹皮朝北的剝下來,外面兩層扔掉,吃里面的,軟的很。”
“要是遇到災荒年間,樹皮還沒得吃嘞,就要吃土。也不是啥土都吃,就吃觀音土。觀音土軟綿綿的,好咽,不硌牙,但是咽下去拉不出去來,總要撐死、墜死好多人哩。”
譚嗣同越聽眉頭皺得越緊,他說道:“朝廷不是發了米面嗎?”
“是啊,可是現在才分了地,朝廷給的糧食種子還沒種下去,就算種下去了也要等秋天才能收,現在總要苦一些。”老農說著,臉上開始冒起虛汗。
譚嗣同看著老農發抖的身子和手,就知道他已經餓得不行了。
“來,老人家,你告訴我怎么剝樹皮,我幫你剝。”譚嗣同說著上前就要去拿老農手里的鐮刀。
“這如何使得,使不得呀。”老農驚惶地說道。
譚嗣同笑道:“老人家,怎么使不得,來,我幫你剝,只要您答應我,今晚我去你家吃一頓飯,行不?”
老農愣愣地看著譚嗣同,隨后點頭道:“這...好吧,我知道你們這些城里的先生,總喜歡吃些新奇玩意,其實呀,樹皮可沒有大饅頭香啊。”
“是啊,不過我這不是沒吃過嗎,嘗嘗鮮。”譚嗣同說笑間就接過了鐮刀。
然后,在老農的教導下,他開始剝樹皮,摘樹葉。
接著跟著老農回家,將樹葉放在水里浸泡,開始剪炒樹皮。
這一天,譚嗣同吃了一頓他從來沒吃過的飯菜。
隨后在回到家的當晚,肚子就一陣劇痛,接著就拉了一個晚上,覺都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