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靈說道:“回歲山。”
厭衰道:“不再去別處看了嗎?”
張道靈道:“窺一斑而知全豹,落一葉而知秋。走了大半個天漢之地,整個天漢之地的情形也都有所掌握了。”
“是。”厭衰應聲道。
回去時比來時要快,二人馬不停蹄,順著原路直奔回去。
十天之后,張道靈與厭衰就回到了歲山。
而此時的歲山之下,早已聚集了許多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都是這一路張道靈和厭衰造訪過的村莊的百姓。
當這些聚集在歲山下的百姓看到張道靈與厭衰時,紛紛上前來拜見。
其中還有一個熟人,那就是張道靈在第三個村莊認識的一位年輕人。
年輕人雖然形容消瘦,但精神極佳,身上穿的衣服雖然破舊,但卻落落大方。
“公子,您回來了?”年輕人和那些百姓們圍了上來,朝張道靈行禮拜見。
張道靈扶起年輕人,然后又對百姓們道:“大家都起來吧,不要多禮。”
接著,張道靈朝年輕人道:“伯陽,你這么快就來了?趕了不少路吧?”
伯陽笑道:“習慣了,這點路程不算什么。”
張道靈問道:“見到神君了嗎?”
伯陽搖頭道:“沒有,我等此來只是先拜見神君,但是因為村中窮困,沒有什么供奉之物,所以不敢驚動神君。”
張道靈聞言笑道:“既然如此,我先上山回稟神君,再請神君示命。”
伯陽點頭道:“好,公子請。”
周圍的百姓也都給張道靈和厭衰讓開道路,張道靈與厭衰策馬上山,并對周圍的百姓拱手還禮。
張道靈回到歲山之巔,神府宮門之前,張玉鸞已經帶著蒹葭、采薇、桑瑜、棠棣四女在宮門前等候。
張玉鸞上前對張道靈說道:“兄長,近日來不斷有百姓匯聚在歲山之下,也不上山,我暗中觀察,見其等似乎每日只顧朝山叩拜,不知何故。”
兄長這個稱呼,是張道靈復活之后,斟酌再三決定的。張玉鸞是張道靈的化身,如同凡人間的孿生兄妹。帶著她行走萬界,叫兄長再合適不過,比師兄妹要合適多了。
張道靈道:“都是天漢之民,前來朝拜天漢神君的。”
張玉鸞道:“天漢神君不就是你嗎?”
張道靈笑道:“你看這些百姓形容如何?”
張玉鸞聞言一怔,隨即答道:“衣衫襤褸,形容枯瘦,但性情淳樸,風氣頗好。”
“嗯。”張道靈點點頭,領著眾人進入神府,說道:“他們便是我治下的子民了。”
說著,張道靈又對厭衰道:“先生,我封你為我天漢之地百姓‘祭師’,如何?”
厭衰聞言,連忙跪倒在地,高聲拜謝道:“謝神君賞識,厭衰領命。”
以前,厭衰只是河宋神府的一個車夫,一個跑腿的平民而已。
但是現在,盡管祭師只是神府中最低的職位,但是卻脫離了平民的身份,成為了太宇仙庭‘統治者’的一員。
哪怕只是最低級的統治者,但那也是有了名義和身份了。
以后無論走到哪里,他都不再是平民,自我介紹時,也可以帶上‘太宇仙庭’四個字。
這是社會地位的升級,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