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詩官來了,這可不是小事,厭衰當即到歲山稟報張玉鸞。
張玉鸞正在研究日月星三晷,聽說來了一個采詩官,不得已隨著厭衰下山去見那采詩官。
天漢神府的人幾乎都沒見過張玉鸞,當張玉鸞一襲青衣劍袍,玉簪烏發,仙姿玉顏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總角小童,皆被張玉鸞的容顏所驚艷。
采詩官風瑕看著眼前的張玉鸞,一時只覺眼前一亮,仿若天出明霞,地涌芬芳。
厭衰抱拳一禮,然后介紹道:“這位是神君之妹,也是我天漢神府仙師,張玉鸞。”
張玉鸞打了一個稽首,對采詩官道:“尊客駕臨,未曾遠迎,還請贖罪。請尊客移步歲山,容我等以茶點招待尊客,一盡地主之誼。”
風瑕笑著還禮道:“采詩官不入神府殿堂,只入草舍田園,恕不奉命,還請見諒。”
張玉鸞聞言道:“既如此,先生若有需求,盡可告知我等。”
風瑕點頭應道:“是,多謝玉鸞仙師。”
“嗯。”張玉鸞平淡地應了一聲,然后再次朝風瑕打了一個稽首,接著對厭衰招呼道:“好生招待風瑕先生。”
“是。”厭衰恭身應道。
說完,張玉鸞轉身離去,重回歲山去了。
看著轉身即走的張玉鸞,風瑕有些發愣,厭衰連忙說道:“先生勿怪,神君因要治理天漢沼澤,故而不在府中。玉鸞仙師為人沉靜,不擅交際,故而...呵呵,還請先生見諒。”
“原來如此。”風瑕微微一笑,道:“情有可原。”
厭衰又說道:“我陪先生走走?”
風瑕擺手道:“不必,祭師若是跟來,反倒不便,我自己四處看看便是。”
厭衰聞言,點頭道:“是,那先生若有需求,盡管告知于我便是。”
風瑕拱手道:“多謝。”
然后厭衰便離開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他從小生活在河宋之地,當然知道采詩官的事情。
這些采詩官旨在采集民間民意,是不允許仙師、祭師、方士這些官員跟著的。
一旦有統治者跟在采詩官身邊,那么百姓怎么可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呢。
所以這方面的避諱,厭衰十分清楚。
厭衰離開后,風瑕轉身進入了豐城,此時在豐城忙碌的百姓中間,風瑕發現大家都在討論張玉鸞的美貌。
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婦人,無不對張玉鸞的美貌表達了自己由衷的羨慕與崇敬。
“先生,先生來喝碗水吧。”一個婦人看到采詩官風瑕,立即熱情地說道。
風瑕并不拒絕,邁步來到了婦人家門口,在她家門口的桌邊坐了下來。
婦人捧上一杯熱水,風瑕笑著說道:“涼水就好。”
婦人笑道:“先生有所不知,神君有令,百姓飲水當用火煮沸之后方可飲用。”
“哦?”風瑕奇怪地道:“這是為何?”
婦人說道:“神君說了,沼澤之地,疫蟲毒氣極多,若飲生水,恐會被疫氣毒蟲侵害身體。所以需要用火煮沸,滅去疫氣毒蟲,才可保無事。”
風瑕驚訝道:“我便走天下,還未聽說過此等道理,那么效果如何呢?”
婦人說道:“以前我們百姓常有患病、上吐下瀉者,如今奉神君之命,將水煮沸之后再行飲用,此等事便再未出現過。”
風瑕聞言,點頭道:“此乃善政也。”
說完,風瑕拿出書簡,翻了一片空白頁,又拿出竹筆寫道:
“《詩·漢風·沸水》
蒸蒸水澤,蟲疫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