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元年,十一月初三,初雪。
夜里一場雪,覆蓋了天漢之地,早晨起來,整個世界一片白茫茫的。
修建河道的營地早已搭建好了房屋,在秋天的時候大家還可以露天睡覺,但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第三曲木工營也為大家搭建了房屋。
而且這房屋是那種隨搭隨拆,可以隨時帶走的簡易木屋。
一排排房屋就搭建在河道兩邊用石頭和淤泥堆砌起來的河堤上,雖說是淤泥堆砌的,但這些淤泥早就已經干了,而且隨著寒冷的天氣,泥土也逐漸封凍了起來。
昨天下午,厭衰帶著留在豐城的女人們,為修建河道的百姓們帶來了御寒的衣物。
這些衣物大多都是用動物的皮毛和麻布一起縫制出來的,可以勉強御寒。
現在的天漢之地很窮,根本穿不上更好的御寒衣物。
但是以前每年的冬天,百姓們比現在更難過,至少現在有溫暖的房屋,有足夠的食物,還有可以添加的衣服。
以往的冬天,可是每年都要凍死人的。
現在營地里也有許多百姓生病,張道靈都親自一一查看,然后讓他們在房中休息,不用干活。
張道靈又讓四曲的人都分出一部分來,照顧那些生病的人。
另外張道靈還親自到沼澤、荒林中采草藥,為大家治病。
憨將軍則帶著剩余的百姓繼續開挖河道,冬天的河道十分難挖,因為淤泥都凍成了冰塊,一鋤頭下去冰渣子四濺。
為此,第三曲季嘗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他們第三曲木工營的木屑、木料以及用不上的木頭堆到將要開挖河道的地方。
然后將這些堆積的木料點燃,并砍伐樹木,將那些用不上的樹枝、樹干加往火堆中。
這樣一來,第一是可以融化冰層,第二是可以讓施工的人們取暖。
就這樣,十堆巨大的篝火堆在施工的河道邊燃燒著熊熊烈焰,人隔著火堆十幾米,依舊能感受到熾熱的溫度撲面而來。
而木工營則分出了五十人,每五人分別保證一堆篝火的持續燃燒。
到了中午,百姓們停止了施工,從那些大篝火堆里,分出了一些小火堆,然后架上鐵鍋,開始做午飯。
所謂的午飯,就是用肉干、野菜煮的湯,然后就著干硬的面餅吃。
正當一百多口鐵鍋都在燉著熱湯時,張道靈一身粗布單衣,背著一個背簍走了過來。
眾人見狀立即起身,朝張道靈行禮。
張道靈來到工地上,將背簍放下來,指著里面的那些某種植物的根莖說道:“大家煮湯的時候把這龍須根放一條進去一起煮,此物可以增強體質,避免生病。”
大家聽了這話,紛紛上來從背簍中將龍須根取了一根過去,然后用清水洗凈,放進了鐵鍋中燉煮。
張道靈目光一掃,看到了不遠處獨自一個人坐在一口鐵鍋前的憨將軍。
張道靈邁步朝憨將軍走了過去,來到他身邊坐下。
憨將軍扭頭看到張道靈,憨笑一聲叫道:“神君。”
憨將軍一個人就要喝一鐵鍋的湯,吃二十張面餅,所以每次打架都專門給他開了一個小灶。
雖說在場的百姓和憨將軍的關系都非常好,一人一字一句地教憨將軍說話。
但因為憨將軍是天漢神府的方士,所以大家還是給了他最大的尊重,沒有真的把他當成小孩子對待。
憨將軍叫了一聲神君,然后就收回眼睛,目光直勾勾地看著眼前那口泛著肉香的鐵鍋。
因為肉干腌制時放了鹽水,所以里面自帶鹽分。
雖然不知道該如何將鹽礦里面的鹽提煉出來,但百姓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弄一口鐵鍋,盛滿清水。
接著把鹽礦石洗干凈放進鐵鍋里,接著再把肉放進去浸泡數日,再拿出來曬干,這樣自然就有了鹽分。
‘咕嘟’‘咕嘟’‘咕嘟’
鐵鍋里的湯沸騰起來,憨將軍臉上露出了濃濃的急切與期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