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十天之后,臨海神府的使者來到了東魯神府,并告知東魯神君伯溟,臨海神府世子姜夔謀逆,已被誅殺,公子益時從犯,前幾天有人發現公子益出現在東魯神府,所以希望東魯神君念兩國邦交之好,交出公子益回國受罰。
并且,使者還送上了‘姜堰’寫的國書,上面還蓋著神君寶印。
東魯神君當即對使者表示,會配合臨海神府,在東魯神府境內搜尋公子益的下落,只要一旦發現,就會捉拿并移交給臨海神府。
使者聽完東魯神君的承諾,便返回臨海神府復命去了,并知會東魯神君,臨海神府很快會派出第二批使者,協助東魯神府搜尋公子益。
就在別姬、豎頜一行人忙忙碌碌,東魯神君這邊拼命保護公子益的時候,臨海神府的變故早已被兩位太史上報了太宇仙庭。
臨海神府世子謀逆,公子益從犯在逃,這件事事發突然,但并不是什么太過玄幻,或者說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發生的事。
但是臨海神君直接將第三子立為世子,而且沒有上報仙庭,這就僭越了禮制。
太宇公‘玉昭’當即以仙庭的名義派出使節,前往臨海神府質詢幾個問題:“第一,世子姜夔謀逆,從犯除了公子益還有哪些人?一共多少人參與?具體經過以及有哪些。第二,為什么公子益在姜夔謀逆的當天就逃了?而且還逃到了東魯神府?并且通過東魯神府的渠道,向仙庭伸冤,說他和兄長姜夔是被冤枉的?”
面對仙庭使者的質詢,豎頜、別姬、翊等人這才意識到被東魯神君給耍了,公子益一直在東魯神君的保護之下。
但面對使者的質詢,翊、別姬、豎頜三人還是做了回復。
第一,世子姜夔謀逆,從犯有公子益、仙師櫟明、仙師蒙御、方士秋軻等人,一共有其等門客、武士近千人沖擊大圩山別宮,意圖殺死臨海神君,具體經過...只有幾個寺人口述,外加‘姜堰’的口述。
第二,公子益膽子小,所以在姜夔舉事的時候就逃了,至于逃到東魯神府,是因為東魯神府刻意庇護公子益這個亂臣。
最后,‘姜堰’等人還請仙庭做主,讓東魯神府交出公子益。
仙庭使者得到回答后,返回了玉京,并對此事做了詳細稟報。
但此事疑點重重,太宇公玉昭覺得臨海神君等人的回答破綻太多。
于是太宇公當即請出了太宇寶鏡,并請太宇寶鏡斷定此事真偽。
太宇寶鏡,乃第一代太宇仙帝留下來的神器,可以斷天下萬事。
但每年只能發動三次太宇寶鏡,可以由太宇仙帝和太宇公發動。
隨著太宇寶鏡一道神光射入蒼穹,僅僅三息之后玉昭便得到了答案。
太宇寶鏡的回答是,公子益所言屬實,臨海神府世子姜夔沒有謀逆。
得到準確回答的太宇公玉昭當時就怒了,他身為太宇公,當輔佐太宇仙帝定禮制、綱常、人倫。
現在臨海神君等人公然違背禮制,用這種誣陷的卑鄙手段殺嫡長子而立幼子,實在是天地不容。
太宇公玉昭立刻以仙庭的名義發詔臨海神府,讓臨海神君懲處豎頜、別姬等人,廢姜赫、姜瑜、姜白三子,并且臨海神君自縛到仙庭領罪。
當詔命傳到臨海神府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別姬和她的三個兒子當時就慌了,剛當上世子沒多久的姜赫立刻嚇得想要退位。
但事已至此,豎頜也知道必須放手一搏,而且現在全看神后別姬的了,尤其是神君姜堰。
別姬在慌亂過后,也明白此事已經無法挽回,于是讓翊完全控制姜堰,駁回了仙庭的詔令。
臨海神府駁回仙庭詔令,并堅稱世子姜夔謀逆,拿出了一副死不悔改的態度。
太宇公玉昭見此,也是怒不可遏,好,既然你臨海神府敢嘴硬,那就讓你知道仙庭的威嚴。
太宇仙庭元興二年四月初九,太宇公玉昭代仙帝傳令四方神府,臨海神君倒行逆施,陰謀殺嫡長子而立幼,踐踏仙庭禮制,敗壞人倫。
仙庭敕令,命除衛靈神府外的各神府神君,一月內至少率一軍到東魯神府與仙庭王師匯合,共同討伐臨海神府。
這其中,自然包括天漢神府。
敕令一出,天下響應,各大神府神君立刻開始籌備軍械糧草,點軍北上,前往東魯神府匯合。
至于為什么把衛靈神府排除在外,因為別姬是衛靈神府現任神君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