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二年五月十五日,王師戰于濟城,以左軍出戰,彼軍致師,勝而歸。王師左軍出戰,兵出少刻,草木瘋長,困王師于原上。陳尹仙師耒耘以神術拔長三丈,為大軍指路。王師出困,大勝,濟軍退駐安原。王師入濟城,撫軍恤民。”《太宇實錄》
大戰勝利,左軍各府仙師止住大軍,開始救治傷病。
同時,元肈仙師、叔匡仙師退向了安原方向,仙庭聯軍則開始入駐濟城。
聯軍大軍駐扎在城外,只有一部分軍隊隨著太宇公及各府神君進入了濟城。
而濟城之戰中,死去的臨海神府武士的尸體,直接移送到了武士們的家中,并且聯軍挨家挨戶發放糧米酒肉撫恤。
太宇公是代表太宇仙庭來討伐臨海神府的,臨海神府的百姓也是太宇仙庭的百姓,所以他們的孩子、家人死了,太宇仙庭有責任撫恤。
而那些受傷沒有死的武士,則與聯軍傷病一起治療養傷。
接著,太宇公派人將公子益接到了濟城中。
公子益本就是臨海神府的公子,也是臨海神君姜堰的二兒子,與嫡長子姜夔一樣,這兩人雖說沒有多少能力,但至少名聲不錯。
對于沒有錯誤,但名聲也不錯的公子,百姓們自然是愛戴的。
而且公子益本身就是姜夔之外的最有繼承權的兒子,臨海神府的百姓們當然支持公子益。
禮制、規制,只要一制定出來,就由不得外人改變了,或者說想要改變,非常難。
太宇仙庭存在了十萬年,太宇仙庭的禮制已經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一個神君想抵制、改變就能輕易實現的。
臨海神府神君是姜堰沒錯,公子益也是你生的沒錯,但是繼承權的問題不是你自己想改就改的。
這已經不是你自家的問題了,而是十萬年來的禮制規則的問題。
而將公子益請到濟城,也就是為了安定濟城百姓的民心。
公子益也很識大體,他很快就從東魯神府趕到濟城,然后親自帶著人去安撫濟城百姓,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斥候來報。”太宇公坐在濟城仙師符大殿內,朝在座的各府神君說道:“元肈、叔匡二人率殘軍六千人,退駐于安原高丘之上。”
河宋神君道:“安原?此地地勢平坦,一馬平川,絕非險要之地,退駐這里,豈能擋得住我十萬聯軍?”
如果元肈他們找一個地勢險要的城隘死守,那仙庭聯軍就只能打攻城戰了。
可是在安原,既無險要地形,又沒有堅固城池,怎么守得住?
江武神君笑道:“安原?明日我左軍戰車齊出,就能將他們徹底擊潰。”
“左軍今日已經首戰,接下來的戰斗,也該我們右軍上了。”中衍神君說道。
“就是,也該輪到我右軍出戰了。”洛淵神君也開口說道。
青唐神君道:“此言差矣,戰事豈是兒戲。濟城之軍已被我左軍重創,則理當讓左軍將其徹底擊敗,臨陣換軍,此乃大忌。”
青唐神君一開口就不同凡響,而且他年紀大,做神君的時間久,資歷高,引得江武神君等人紛紛應和。
洛淵神君還欲說什么,卻被河宋神君給攔了下來。
太宇公此刻發言道:“不錯,明日左軍繼續出戰,徹底將濟城之軍擊潰。”
“是!”左軍五府神君立刻應聲道。
接著又商議了今后對臨海神府的一些事情,眾人便各自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洛淵神君對河宋神君道:“方才河宋神君阻止我請戰,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