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太衍祖師大弟子,文宣道君楊幼真是也。”那女子身影出現之后,朝道人說道。
道人聞言,急忙叩拜道:“弟子拜見文宣道君。”
楊幼真看著道人笑道:“你既受老師點化成道,便也算我衍教弟子。不過如今還有一事要你去做,待功成之日,便是你入我衍教道門之時。”
道人連忙問道:“敢問文宣道君,是何等樣事?”
楊幼真道:“我洪荒道門將要傳道混周大千界,未來會有前往混周大千界取經之人路過攏翠山,你屆時拜他為師,護送他前往洪荒大千界東勝神州玄空山道庭求經。”
道人聞言,立時叩首道:“弟子領命。”
隨即,楊幼真又看著他道:“老師當年可有賜你神通妙法?”
道人點頭道:“有,祖師所賜之法有三門,一為‘金剛不壞’,一為‘水火不侵’,一為‘心轉如意法’。”
楊幼真點頭道:“既如此,貧道再賜你一法。”
說罷,楊幼真伸手一點,一道金光立時沒入道人眉心,“此乃‘丈天步’,一步踏出便是八萬里之遙。”
道人看著靈臺中多出的一道神通,立時激動地拜道:“多謝道君。”
楊幼真微微一笑,道:“你可有名姓?”
道人叩首道:“無名無姓,還請道君賜我名姓。”
楊幼真沉思片刻,道:“你原為金靈猿猴,受祖師點化,修成‘通慧石猴’之體脫胎換骨,成就仙道。我看你性子穩健,定沉如石,就姓‘石’吧。”
“我修道之人,當勤于行而納于言,太上道祖又言‘多言數窮,不若守中’,你就名喚‘守中’吧。”楊幼真緩緩說道。
“石守中。”道人默默念著這個名字,半晌之后一臉欣喜地道:“多謝道君賜名,以后我就叫石守中了。”
楊幼真笑道:“日后若有難處,可設壇問我便是。”
“是,弟子記下了。”石守中應聲拜道。
楊幼真點點頭,隨后身影散做一片青煙消散而去。
楊幼真離去后,石守中思量片刻,后便在攏翠山開辟洞府,清修持坐,等候取經人的到來。
而這一等,就是三百多年。
張道靈送玉童子轉世之后,便變化成一個老道士,在真華界大明國落下腳來。
三百年中,玉童子一共轉了九世,但這九世都沒有入道的機緣,自然也無法承擔取經人的重責。
到了第十世時,玉童子轉世在大明國國都一戶李姓人家,取名‘李驚鴻’。
而這一世的李驚鴻,卻是先天道慧,極有天資。
張道靈見這一世的李驚鴻有了入道之資,便明白取經啟程之日已經到了。
他掐指一算,于是前往大明國國都,在都城外的一座破舊道觀里掛單住了下來。
大明國歷來崇尚道門,相傳是數百年前一位從洪荒而來的道人點化了大明國太祖,定下了國基。
張道靈沒有見過那個道人,但洪荒中只要修為達到金仙的修士,都有辦法來到混周大千界,所以也不必深究。
大明國作為真華界最大最強的國家,其國內的修士也是極多的。
不過和別的國家一樣,都是修士勢強,皇帝朝廷勢弱,很多時候皇帝與朝廷都要看修士的臉色,十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