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百年!
當這句輕飄飄的話語落在了上萬人耳中,原本安靜的南山轟然沸騰。
饒是御林軍在側,人們也無法止住心中的驚愕,便是坐在前方的滿朝文臣,也是紛紛失態。
難以自抑。
雖然林拓的語氣很平淡,可單只是這短短五個字,透露出的含義卻足以令在場無數人為之動容。
不少人彼此對望,都從對方的眼眸中看出了同樣的想法:
“莫非……這第三堂課,竟然是要預言未來三百年大事?”
在任何一個年代,預言都是一樣極令人敬畏,且神往的能力。
事實上,池國市井中那些毫無法力的神道術士,便往往以替他人測算姻緣、財運、子嗣等謀生。
然而今日,“林圣”要預言的,竟是池國未來三百載。
這如何能令人不動容?
看到這一幕,院墻下的林拓并不是太意外,只是抬手向下壓了壓,于是,那躁動便消止,重新平靜下來。
繼而,便聽他緩緩道:“我大概知道你們在想什么,不過,很遺憾,我今日所做的,并非預言。
事實上,以科學的思維來看,我也并不認為,人,亦或者更宏偉的集體,擁有什么既定的命運。
既然命運本身便不是定好的,又談何預測?”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那數萬道目光卻是愈發迷惑。
“林師,可您方才分明說了……”坐在第一排的年輕國君舉手提問,面露不解。
林拓淡笑道:“是的,我的確說,要談未來三百年,可這并非是玄而又玄的神通。
而是基于科學的思維,依照邏輯學,進行的,對未來一段時間社會發展、衍化的判斷,或者說,是一種推斷,僅此而已。”
“邏輯……推斷?”
望著那些茫然的臉龐,林拓心中也是輕輕嘆了口氣。
關于這最后一堂課,其實就是將沙箱外,地球上人類早已經走過的那段歷史改頭換面,敘述一遍。
他所講的,是“歷史的必然”。
比如歷史上,農業變革后,大批勞動者失去土地,被迫轉向手工業,催發貿易。
當輕工業培養出大批的熟練工,機器取代人工,重工業,工廠模式也就將順勢出現,再然后,基于產業聚集,導致的人口向城市涌入……
這一套歷史過程,幾乎是社會衍變的必然,是一種“大趨勢”,而這種變化中,將會出現無數的問題。
林拓要做的,便是提前指明這條路線,以及發展中必然會出現的難題,然后將對應的解決方法告知他們。
這樣一來,當池國發展到了相應的階段,就可以避免走彎路。
一步到位,無需試錯,按照正確的路線前行。
此外,還有另一重心思,便是經由這次機會,為池國指明一條可行的路。
否則,驟然掌握了這么多外來的知識,池國人很可能失去方向感。
而圣人的話語,起碼在這一代,接下來幾十年里,能具有足夠的威懾力,以推動整個池國沿著這條清晰的發展路徑前行。
“只希望我今天講的內容,不會全然被后人拋棄……”
林拓心中嘆息,畢竟: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或許,他今日講的一切經驗,都未必會被遵從。
或許,池國的科技樹在某個節點,會點到別處。
但即便只有一小部分傳下去,也算沒白費力氣了。
至于為什么是“三百年”,主要是沙箱外,距離工業革命也只過了二三百年。
收回思緒。
林拓清咳了一聲,吸引來無數目光,然后整理了下情緒,微笑著說道:
“那么好,現在就開始上課,恩,關于未來三百年,我大致將其分為‘蒸汽’、‘電氣’、‘計算及信息時代’以及……”
南山上,隨著林拓的聲音響起,那些茫然的學子幾乎是下意識地記錄起來,中途,看熱鬧的漸漸散去不少,但留下來的還是有很多。
一部分人有些無法理解林拓描述的一個個時代,以及變化。
還有一部分,則是目光越來越亮,心潮澎湃,難以抑制。
……
陶縣中,酒館茶肆里幾乎沒了客人,也沒了交談聲,只剩下店主捏著抹布站在門口,望著空蕩蕩的街道,愁眉苦臉。
太陽緩緩劃過天空,天上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綜上所述,這便是我推測的,亦或者稱之為規劃的未來三百年大計,以改良農業為先決條件,逐步試點。
開設職業教育培訓班,過渡到輕工業階段,之后建立國營工廠,開放商業活動……開啟工廠化,城市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