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士看了一眼抱著李拓手掌啃的歡實的小肥狗,然后看著李拓,認真的說道:“你最早碰到的那頭野豬是不是赤面獠牙,四肢如同鷹爪,叫聲和狗接近?”
李拓也不知道林院士發現了什么,他老老實實的說道:“形象跟你形容的差不多,不過叫聲如果硬要說像狗那也得是藏獒那個級別的大狗。
聲音很低沉,而且那玩意兒也是吃人的。
第一批進入森林搜索你們的人,就被它吃掉了幾個……”
林院士也不在意李拓所謂的怪物食人,他有點激動的閉上眼睛一邊回憶一邊喃喃自語的說道:“柜山有獸焉,齊狀如豚,齊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
說著林院士看著幾個年輕人正在掩埋的一具餓狼的尸體,他像是著了魔一樣的說道:“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李拓也不知道林院士怎么了,自己剛才殺掉的那些餓狼,確實有點像體型小點的山貓,末端能夠發光的尾巴也確實像牛尾巴。
不過李拓覺得,林院士對所謂的“其音如吠犬”肯定有點誤解。
那些餓狼的叫聲,明明就是餓狼覓食的時候發出的沉悶嘶吼,跟狗的區別大了去了。
看著林院士念念有詞的樣子,李拓突然想起了剛才林院士形容的野豬……
“貍力”
李拓想起了“夢中”那位亢金龍部的戰士咽氣之前,揮手打瞎了一頭野豬的眼睛。
那頭野豬就是李拓一開始碰上的那頭!
亢金龍部戰士最后的記憶里,這頭像是野豬一樣的怪物,就叫“貍力”。
李拓是個好學的人,但是他一向只對實用知識感興趣,偶爾也看看之類的書籍。
他不知道林院士念叨的內容,都是華國著名的“山海經”中的內容。
這本傳承了千年,并且一直在被完善的先秦古籍,有著太多的神話色彩,而且文字晦澀的厲害。
李拓自然不會關注這方面的東西……
不過林院士作為國內最權威的古代生物學家,面對這種傳說中的動物,自然會感到非常的驚奇和興奮。
山海經被注釋了太多版本,華國歷史上每一代都有人在考據山海經。
但是到現在對山海經上的各類生物,依然沒有準確的定論。
因為那些地名都大多無法考據了,而且很多人猜測那些都不是實指,更多的是源于人類的想象。
但是現在實物出現了,而且跟“山海經”的描述非常的接近,這怎么能讓林院士不激動?
李拓看著林院士稍稍恢復了一點平靜,他好奇的問道:“林院士,你說的這些都是什么動物?
我聽著更像是神話傳說,而不是動物圖鑒……”
林院士聽了,他看了一眼李拓,說道:“你說的對,我剛才說的那些就是神話傳說。
如果我猜測的是對的,那么你之前遇到的那些怪貓就叫‘類’……
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pinmu),食者不妒。”
李拓有點奇怪的看著林院士,他笑著說道:“這又是什么意思?
您之前說的像是猛獸警示,現在說的又像是藥材介紹……
如果餓極了,那些貓怪的肉估計也能吃,但是‘食之不妒’是什么意思?
還有那個‘自為牝牡’又是什么意思?”